2013
01.01

宅人演化论

本文作者:Marvin P

那天亲切的编辑小姐跟我说“可否从生物学角度分析宅人可能发生的演化,比如长期过度用眼会让眼睛怎么样?一直坐着腿会消失吗?”我说我想想哦,然后我想了一下,觉得最可能的情况就是:“从前,有一些宅人,后来,他们都死佐。”——因为演化的主要动力是“最适者才能生存”的压力,而演化的手段是“产生基因有区别的后代,在生存竞争中取胜,将有利的特性传递下去”,重点是后代要有“生存优势”,让它们各种绚烂,生如夏花!但是宅人,特别是极端宅人,大多腰围失控,生如下巴,在繁殖方面几乎没有竞争优势,所以除非等身卡通抱枕能怀孕,他们几乎没机会传递下去凸眼肥臀鼠标手的基因(或者后天的表观修饰,如果有科技宅要掐表述准确性的话)哒!

所以这么说来,谢耳朵们不有丝分裂或者自体克隆就没出路。但就算能通过无性繁殖造出克隆军团,却因为没有基因重组过程,谢耳朵复制一千代还几乎是同一个谢耳朵,缺乏多样性,会较难适应环境变化,如果某天他的食物来源断绝(比如某餐馆关门),就将发生“后来,他们都死佐”的惨剧。不过我接着想到这是默认死宅都是男性才会产生的问题,在这个剩者为王的年代里,多少女同学们也在兰心蕙质地宅着,出得了网游战场,入得了被屏蔽网站,所以就“产生后代”这点来说宅人还是有机会的。

那么宅人们的后代会是啥样?除了在5至7岁身高正合适的时候一定会被打扮成R2D2之外,有没有其他的特点?对于这个问题,旧时人类已经有很多想象。彼时的人思考演化下一站,经常以对科技的依赖为出发点,把人类整体都当作“宅人”考虑的,其实这样也没错,如果仅仅从科技依赖上来说,不必谈未来,在当下智能手机就已经是多数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事物,而这小小的手机,计算能力已经超过当年将阿姆斯特朗等人送上月球的阿波罗11号。以这个思路出发,《时间机器》的作者H·G·威尔士在他1893年的《百万年的人》一文中大胆设想了未来(宅)人的模样:正如刀叉的发明让人类的下颚退化一样,过度的机器使用会让人类的脑部变大,体质变孱弱,嘴变小,牙齿消失,消化道退化成无用的简单管道,成天在营养液中浸泡着,跟酱黄瓜似的酸酸甜甜就是我!

这种骨骼精奇的猥琐身材被很多科幻作者和未来学家奉为圭臬,在他们的心中,人类基本上就是被机器挟持着,在通往头足纲的道路上一路狂奔,多年后大家都会演化成烤一烤就会很好吃的章鱼模样。但这说法其实是本末倒置的,因为突变没有目的性和方向性,生存压力才是决定某性状保留与否的筛子,在以往的演化过程中,物理性的变化比较多,是因为在丛林生活中人类需要适应世界才能生存,所以男性只有更快更高更强,女性只有腰臀比恰当才能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在现在的社会里,特别在城市生活中,是世界在适应人类——为什么乔布斯时代的iphone的屏幕对角尺寸不超过3.5英寸?绝不是因为苹果做不出大尺寸屏幕(iPhone5微笑不语),而是因为厂家想要保证大部分人在单手操作时,大拇指能方便地点到屏幕上的任意位置。在以前,你够不到树上的苹果,你就死了,而现在,苹果会主动来求指点,求抚摸,方便得可以让你一边开车一边打电话,然后你才死了。这样就算有谁的手指长度异于常人,也很难成为特别的优势或者缺陷——用不了苹果,还有大屏幕三星嘛。没有压力,演化就不存在特定方向了,各种突变都可以存在,“若你喜欢怪人,其实我很美”。

大头身材的另一个逻辑错误是,如果未来人的手脚退化是因为替代性的机器介入,那么在大量计算、记忆和推理任务都可以外包给各种电脑的将来,大脑岂不是更容易退化掉! 所以伦敦大学学院的遗传学家史蒂夫·琼斯说,人类演化已经达到了一个停顿点,因为演化的传统动力,包括自然选择、基因突变和随机性,都不再像以往那样具有效力。生活水平的进步让不够强壮的婴儿也能生长到成年,而科技带给人类的力量,甚至让一些本来不能出生的婴儿也来到了世界上:在2001年,科学家披露了一批“基因调控宝宝”已经诞生的消息。这些婴幼儿的母亲卵子的线粒体有缺陷,所以不能自然怀孕,科学家于是借用了健康妇女的卵子线粒体植入缺陷卵子中,然后再让这些被人工调控过的卵子受孕,最后成功诞生的婴儿就兼具生身父母的细胞核内的基因,以及线粒体捐献者的线粒体基因,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婴儿有两个妈妈。

这些“天生线粒体有缺陷”的宝宝们,简称“天线宝宝”们,受到调节的只是线粒体,除了体力可能受影响(线粒体影响肌肉产能),其核内染色体没有被修改,也即使说本质上跟自然受孕的婴儿一样,基因组合也受随机性的制约,只是修改了生死簿,获得一张世界游乐场的入场券而已。但2009年通过“胚胎植入前诊断技术”诞生的几个婴儿,则可以被称为是生来幸运,身怀“疾病免疫光环”的加持,这是因为其父母的基因上有个突变可能会导致乳腺癌,为了避免成年后遭受不幸,这些受精卵们在还是一团细胞时就经过了伦敦大学学院的科学家的筛选,查明其基因不含该乳腺癌突变后才被植入母亲体内发育完成,这批婴儿被称为“无癌宝宝”。等技术进一步成熟,可能性简直无限。不过也有人担心,仅仅因为有乳腺癌基因突变就停止受精卵的发育,这样是否会不公平——如果当年史蒂芬·霍金的妈妈能做基因筛查,并且因为胚胎有成为渐冻人的可能性而停止妊娠,那么今天鸭子脸界会缺少一名标志性人物,同时也没人写《时间简史》了。

对基因调控婴儿的另一个担忧是调控到哪一步就得喊停。让后代避开癌症的调控很合理,那么提高血液携氧量,肌肉产能量,减缓衰老速度的调控呢?虽然闻所未闻,但好像也说得过去;那么防止男娃秃头的呢?增大女娃臀围的呢?似乎……也能算正当医学理由;那么黑发金发红发,棕眼绿眼蓝眼,古铜色小麦色凝脂色皮肤这些呢……够了啊。不为别的,仅仅出于“不能相信家长的审美观”也不能让他们决定啊……再想深一层,如果家长刻意强化子女某一方面的优势,比如家长给设计的体质非常适合当摇滚歌手,子女却想当个胸外科医生,这自主权该归谁?还是要让子女像哪吒那样长到一定岁数再割肉剔骨借莲花重塑肉身?

有趣的是,霍金本人倒是对人类演化颇有兴趣,他在其“宇宙中的生命”讲座中说,人类正进入“自设计演化”阶段,人类可以调控自身的遗传信息以获取更健康美丽的后代。“一开始这些调控多是治疗疾病的,比如纤维化囊肿或者肌营养不良症,它们由单一基因决定,所以易鉴别易纠正。但智力可能由多因素决定,所以较难调控……但是我确信,在接下来的世纪里,人类会发现决定智力和性格的遗传因素,并且加以如何调控。”如果人类没有在过程中自毁,那么下一代人类有可能迈出地球,从此征途是星辰大海。

写到这里我已经刷了两千多次微博和脸书,在脸书上看到物理系博士秀他家千金的照片,超可爱的小闺女戴着“I Heart Nerds!”的胸章,想来是她爹一厢情愿的杰作。既然宅人指的是对某事物有超乎常人的热情的群体,那么可以想象,遇到特定的人,他们也能拱手山河讨你欢,从此宅人有宅福,有些伪命题不必想太多。

原文发表于《文艺风象》2012年8月号 “宅” issue

图片出处依次为:doniv.org,halloweencostumes.com,5election.com,wetherobot.com



暂无回复

添加回复
回到顶部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