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3
本文作者:赵承渊
翻过表彰心电图的1924年,诺贝尔医学奖似乎进入了低潮期。1925年,没有人获奖;1926年,没有符合要求的候选人;到了1927年,丹麦人菲比格才以一项肿瘤学发现领取了前一年的医学奖。不过这次颁奖却争议重重:虽然这是肿瘤学领域的第一个诺贝尔奖,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颁奖的决定无疑是做错了。人类在与肿瘤的斗争中一开始就出师不利,这显然不是一个好兆头。时至今日,肿瘤依然是萦绕在全世界人类心头的一片乌云。
很早以前,人们就注意到某些理化因素与癌症发病之间可能具有潜在联系。例如放射科医生、烟囱清扫工、化学品制造业工人等群体罹患癌症的机会就相对高。据此人们猜测,会不会是职业生涯中接触到的放射线、化学品等诱发人体产生了肿瘤?然而,当时的动物实验结果却否定了如上假设。人们不得不将目光转向其他方面以寻求癌症的发病原因。
在上个世纪初,病原生物学的巨大成就将生物致病的强烈印象深深地刻在了医学研究人员的脑海里。尤其是对于约翰尼斯•菲比格(Johannes Andreas Grib Fibiger)这样一位曾接受过科赫与贝林指导的高材生而言,寻求“致癌微生物”的信念自然更为强烈。当时已经有人声称导致癌症的凶手可能是某种芽孢杆菌,但是接种这种“癌症芽孢杆菌”却没能引发癌症;又有人认为,也许癌症并不是接种致病菌引起的,而是某种致病生物在体内反复刺激的结果,寄生虫可能就是凶手。但是所有这些猜测都没能得到强有力的实验证实。
然而菲比格的实验却获得了“重大进展”。1907年,菲比格在三只实验鼠的胃里发现了某种肿瘤,就在这些肿瘤的中央,菲比格找到了一种类似螺旋体的寄生虫及其虫卵,菲比格称其为Spiroptera neoplastica. 在此之后,菲比格就致力于寻找这种线虫与小鼠胃癌之间的关系。起初,他用这种含虫或虫卵的组织喂食健康小鼠,但并未发现健康小鼠因此患上癌症;菲比格想,也许从虫卵到成虫,这种线虫还存在其他的中间宿主。在经历了1000多次失败的尝试之后,菲比格终于找到了这种寄生虫的中间宿主——蟑螂。
蟑螂体内含有这种疑似致癌线虫的幼虫。当菲比格用蟑螂喂食小鼠之后,小鼠的胃部发生了类似肿瘤样的改变,当然,这种肿瘤并不发生在所有小鼠的身上。于是菲比格推断,接种寄生虫并非会直接导致癌变,而寄生虫的反复刺激则能诱使小鼠产生胃癌。这是人类第一次以人工方法诱使实验动物产生癌症,自然意义非凡。1913年,菲比格发表了关于上述实验结果的论文。
菲比格的论文立即得到了自己好友、病理学家Henschen的高度赞赏。以后者为代表的学者不遗余力地向诺贝尔评委会推荐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发现。在当时“病原生物”致癌的背景下,菲比格终于据此获得了1926年的诺贝尔医学奖。然而此事的余波却久久未能平息。
首先是实验准确性的问题。菲比格的实验遭到了不少人的质疑,人们发现很难复制他的实验结果。1915年,就在菲比格发表论文后的两年,日本人山极市川( Katsusaburo Yamagiwa)就发现将煤焦油涂在兔耳的内侧面能引发皮肤癌。后面这项实验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大英百科全书》在提到癌症研究的历史时就将山极的实验看做此类研究的里程碑,而只字未提菲比格。很多人认为山极比菲比格更有资格获奖。其次,病理学家们对菲比格所谓的小鼠胃癌也不认同。现在的共识是,菲比格发现的“胃癌”其实只是细胞的炎性反应而非肿瘤。第三,所谓线虫致癌的理论也被推翻了:1935年,Richard Passey实验证明,正常膳食的小鼠不会患胃癌;到了1952年,人们发现小鼠在缺乏维生素A和感染线虫的同时会出现胃内乳头样增生,外观类似肿瘤。至此,菲比格的线虫致癌说彻底被证明是个错误。
今天我们已经知道,癌症发生的原因其实非常复杂。从外界的理化生物因素到体内的基因、免疫和激素改变,癌症实际上是一个疾病谱,并非单一的原因可以解释。具体到某一类癌症,不同亚型的发病原因也可能各有不同。因此面对具体情况,治疗和预防手段也各有侧重。
虽然菲比格的实验有着重大漏洞(其实只要稍微设置对照就能够验证或证伪他的结论),但就此指责菲比格也是不公平的。过去曾有人说他实验作假,误导医学界云云,这些说辞并不理性。在菲比格的时代,科学研究的要求远没有当前这么严格,思维受到当时认识的局限也是可以理解的。菲比格在实验过程中仍然付出了巨大精力,这种热忱专注的态度不容抹煞。何况在此之前,没有人就癌症的发病原因做过这样细致的研究,更值得一提的是,菲比格甚至是最早进行随机临床试验的科学家,作为医生,他本人也享有认真细致的美誉。他的贡献或许不足以使他赢得诺贝尔奖,但菲比格仍然称得上是一名出色的科学家。
暂无回复
添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