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本文作者:游识猷
夏夜懊热,桔子喝得在椅子上再坐不住,抱着膝盖埋着头坐到了地上,我们在一旁七嘴八舌问:“要海王金樽么?”“要鸡精么?”她摇头,咬字清晰地说,“都是安慰剂”。我们继续绞尽脑汁:“要牛奶么?”“要面包么?”她再度摇头,坚定回答,“那得喝酒前喝才有用。”
事实雄辩地证明,乙醇虽然麻痹了桔子的小脑,但她的大脑绝对还在高速运转。倘若你已喝醉,除了万能的时间外,没什么好办法能帮你“排出酒精,一身轻松”。2005年《英国医学杂志》上一篇研究总结了各种治疗宿醉的“验方”和“解酒药”,结论是要么是安慰剂,要么还不如安慰剂。
肠胃皆可以吸收酒精,若空腹喝酒,6分钟内大脑活动就明显受影响,15分钟后血液酒精浓度就能冲到峰值。酒精随血入肝,在肝脏处代谢,先经由一种叫ADH的酶催化成乙醛,乙醛又经一种叫ALDH的酶催化成乙酸。等乙酸再进三羧酸循环变成二氧化碳和水,至此才算大功告成。一般来说,今夜鲸吸牛饮,明天苟延残喘,后天宿醉方醒。
如何才能千觞不醉?大实话是,别喝千觞,自然不醉。第二句大实话是,千万别“练酒量”。某种意义上,酒量可谓先天注定——首先,基因决定了欧洲人一般比亚洲人更能喝,我们的祖先用煮沸法清洁饮用水,他们的祖先用发酵法,于是不会喝的欧洲人早没了活路,而ALDH酶缺乏的“亚洲红脸”至今生生不息。其次,体重重的一般更能喝。而同样体重喝下同样酒精,比起体重里52%是水的女性,体重里61%是水的男性血液酒精峰值更低,又因为女性ADH酶通常更少,因此一般男性更能喝。另外,年纪大了,酶活性有所下降,因此长者的酒量往往不如壮年。
酒精会刺激胃粘膜让你胃痛,会催逼肾脏加班让你不停跑厕所,会影响大脑小脑让你说话很直走路不直。但乙醛才是更可怕的毒物,它让人迅速面红耳赤,引发多种宿醉后果,更会损害蛋白质细胞膜外加DNA。正因乙醛的影响,饮酒哪怕“适量”, 也会增加乳腺癌、肝癌以及多种消化道癌症的风险。顺便说一句,边喝酒边吸烟,唾液内的乙醛浓度会显著升高。
目前最管用的防醉招数仍然是先吃饱再喝酒, 94年的一个研究证实,和食物混合能显著延缓酒精的吸收。如果你非要追求“众人皆倒我独醒”,即使加倍伤身也在所不惜,那么可以选择增强ADH酶的活性,缓解酒精对中枢神经的麻痹作用——不幸的是,研究发现ADH酶活性跟饮酒量成正比,酒鬼的ADH酶活性往往极高,也就是说,把酒精转化成乙醛的这半截“酒量” 确实可以练出来。蜜水和果汁里的果糖,以及咖啡和酽茶里的咖啡因也能让人“感觉更清醒”,从而帮你喝下更多的酒。至于此后乙醛堆积造成的健康隐患?抱歉,“不醉窍门”帮不上忙。
或许未来真能出现大幅提高两种酶活性的“不醉药”。然而,戴上安全帽身穿厚棉袄四肢裹上泡沫塑料也有助于减少从三楼跳下的死亡率。但真正的问题是,一开始为什么要从三楼往下跳呢?最好的解酒药,或许是戒酒药。
Tips
所谓适量饮酒,一般是成年男性一天喝16-24克酒精,成年女性和65岁以上人士一天喝8-12克酒精,看看酒标上的酒精含量,自己算算一天能喝多少(高考数学是有用的)。小孩和孕妇应滴酒不沾。
酒里会影响人体健康的物质可不止酒精一种,酒精发酵的副产品往往毒性更高,导致宿醉更难解除。判断方式是,颜色越深,副产品越多。如果非要喝,喝啤酒别喝黑啤,喝干白别喝干红,喝白酒伏特加杜松子酒,别喝白兰地威士忌龙舌兰酒。
边喝酒边喝凉茶不是个好主意。据中山大学的研究,市售的各种凉茶花草茶,不管是王老吉加多宝还是和其正,在体外实验中几乎都大幅降低了ALDH酶的活性。意味着乙醛会在体内堆积更久。苏打水和雪碧是唯二在体外实验中升高ALDH酶活性的候选产品,但喝下去后还能不能有此功效很难说。
流传的宿醉“解药”,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C,综合维生素,电解质饮料,面包……疗效都不确切。如果你难得醉一回,不吃也可以。如果你天天酩酊大醉,吃什么也没用。
如果你因宿醉而头痛欲裂需要迅速恢复状态,阿司匹林和布洛芬虽然会刺激胃粘膜,但还是强过和酒精一起可能造成肝损伤的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
有些药物如头孢类抗生素会抑制ALDH酶活性,造成乙醛无法代谢成乙酸,在大量饮酒时服用这类药物,可能致死。不过,如果善用,这种药物也能成为一种“避酒利器”,随身带一板药,上桌前拿出来往桌上一拍,然后说,“正在吃这药,实在不能喝”。
关于
首发《南方人物周刊》
暂无回复
添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