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本文作者:PanSci
文/ 刘育志、白映俞
诺贝尔文学奖一九九八年得主萨拉马戈,在得奖小说《盲目》扉页里引用《劝诫书》的金句:「若你看得到,就仔细看;若你能仔细看,就好好观察。」似乎,拒绝谎言,不要成为盲目的「睁眼瞎子」,只要用心就可以了。
事情是这样的吗?
数十年来的研究发现,人类很难察觉对方是否正在对自己说谎,猜对的机会大概只有54%,跟丢铜板决定要不要相信他的结果一样。
市面上多数教人如何体察对方是否说谎的书籍和文章,会提出许多非语言肢体动作的判读。像各种文明里,都会认为察觉说谎要“看着对方的双眼”。但研究证实,没有任何肢体语言线索,能告诉我们对方有没有说谎。甚至,直觉还比所有辩证详尽的知识还要准确。[1]
随着时代演进,今日大众的沟通方式,因为MSN、facebook、email等介面出现而大大改变。我们与这个世界的连结愈发紧密,却连要看着对方双眼,打量到他的内心的机会也没了。
无远弗届的网路,是否也改变了人类说谎的方式呢?
先想想看你是否也撒过下面几个谎?
- 我已阅读并同意以上服务条款。
- 确定,我已满十八岁。
- 状态:离线。
看到这里,我们大概都必须承认,在网路世界里,谎言也是铺天盖地。
根据康乃尔大学认知科学副教授Jeff Hancock的论述[2],他将新时代的网路谎言分成三类:“管家式谎言”、“手偶式谎言”、及“千万乡民式谎言”。
第一类的“管家式谎言”,讲的是在通讯如此发达的时代,无论身处何方,随时都会被找到,但我们却也不想24小时都可能被打扰。因此,我们自己负起了过去“管家”的任务,礼貌性地回绝某些邀请,说出像是:「我快到了!」「抱歉,电池快要没电了。」「这里收讯不好。 」「抱歉,我得去上工/上课了。」这样的话。
这些讯息传达的是,嗯,我现在不能跟你说话。(事实上是不想跟你说话。)不过呢,我看重我们的关系,我也关心着我们彼此,所以我只好说出些无关紧要的推托之词。这些话,创造了模糊的空间,让自己喘口气。
第二类的“手偶式谎言”,大家就更好猜想,指得是网路上用假名发表言论的虚拟身分。请出另一个身分为自己发声,我们躲在后头当藏镜人。在虚拟世界里假装“我不是我”地生活着。网路世界的匿名化,让许多人的遐想漫无边际地飞行。
许多的“手偶式谎言”集合之后,就会变成第三类的“千万乡民式谎言”。用更大的族群力量让这个发言立论成为舆论重心,正如现在新闻里常出现“网友们认为…,不用任何一人挺身而出,即可对某人某事判生或判死。
Jeff Hancock好奇的是,不讲网路诈骗或是网路美女约会,不讲匿名的手偶及乡民的力量时,若我们用网路与同学、朋友、同事、及任何亲近的人的沟通,会比较容易说谎,或是比较容易诚实?
Jeff Hancock及同事做了些实验,将每个人每天的通讯(及谎言)收集起来,总共收集七天,发现,每个人最诚实的时候,是写Email的内容。相对的,电话传送出最多的谎言。另外,他们还发现,Facebook里呈现的个人风格,在亲密好友及陌生人的眼里似乎挺一致的。因此,Jeff Hancock说,不匿名的人们在网路上的表现,会比在与人实际接触时还要诚实。
这个结论或许出乎我们意料。不过我们或许可以从下面几个解释看到端倪。
语言,存在人类史大概五万到十万年。文字,存在人类史大概五千年。造纸术的时间更短,约莫两千年。更一直到了十八世纪末,人类才发明机器造纸。
所以过去的人讲过的话就算了,极少记录下来。说谎与否,似乎比较无所谓。
但现在随着网络和智慧型手机的普及,说过的话再也不能不算话。世界已经进展到每个人每天都会记录下一些事情的时代。甚至除了文字,我们还有音频、视频等媒介。而这些东西,就是清楚的证据,记录着我们的一言一行。
或许因为如此,让人类在说谎前都会不自觉地稍微想想,是否要让这件事或这段话变成自己的纪录。
但是,这个让人类变得「较诚实」的前提是在「不匿名」的状态下才可能存在。面对网路上诸多「小甜心」、「大帅哥」这类的化名,大家可还是要谨慎小心喔!
延伸阅读:
[1] Hartwig M, Bond CF. Why do lie-catchers fail? A lens model meta-analysis of human lie judgments. Psychol Bull. 2011 Jul;137(4):643-59.
[2] Jeff Hancock: The future of lying. TED
暂无回复
添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