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05.15

本文作者:Ent

因为NYT的一篇博文,韩国的麻浦大桥成了热点。文章作者是一位探讨自杀问题的小说家,讨论韩国自杀率居高不下问题的,但文中顺便提了一件事情:韩国政府在麻浦大桥(原本已经是汉江31桥自杀率最高的桥)上设置了防自杀标语,比如“我知道你这段时间过得不容易”,或者“你今天感觉怎么样?”,结果自杀率上升到了原来6倍。

这本身不是新闻,这座桥是2012年9月设置的标语。事实上,华尔街日报去年就对这座桥有专题报道。但是,得出的结论却有所不同。

华尔街日报选取的三个标语例子是: “你生命中最闪耀的时刻还没有到来呢”,“再过一些年你现在的忧愁就算不了什么了”,“艰难时刻总会像脚下的河一样流过去的”。

华尔街日报的报道还给出了其它的数据:2011.9-2012.9自杀企图15人,2012.9-2013.9自杀企图上升到63人,但实际死亡的人数从6人降到了2人。汉城年自杀率从十万人26.9降到了十万人23.8。整个汉江过去5年里有901人试图自杀,平均救援成功率仅60.4%。

嗯,看起来小说家的概括似乎失之过简了。也许并不是标语促进了自杀,而是这一宣传手段把自杀者从别处吸引到了这里,而自杀者集中有助于自杀救援的实施?

但也有可能是,这些举措强化了麻浦自杀胜地的形象,使得模仿式自杀(维特效应)大大增多了,而汉城整体的自杀率下降是政府其他反自杀措施的结果?

变量太多数据太少,对于麻浦大桥我们难以定论。但是有另一座我比较熟悉的桥是有研究的,那就是金门大桥。

Mel Blaustein, M.D.; Anne Fleming, M.D., M.S. Suicide From the Golden Gate Bridge, Am J Psychiatry 2009;166:1111-1116.

————

“The Golden Gate Bridge is practically suicide proof. Suicide from the bridge is neither possible nor probable.”

–Chief Engineer Joseph Strauss, 1936

但事实上,金门大桥成为了世界上头号自杀点。截止2012年已知自杀者总计多达1600人(以找到尸体或有人目击为准)。近年来平均每两周有一次自杀。实际死亡人数可能超过2000人。

一位附近的医生在4年间访谈了63位宣称要自杀的人。他们列出的选择金门大桥的原因分别是“容易,可行”(36人),“浪漫”(15人),“无痛”(6人),其它(16人)。(不过,“无痛”应该只是他们的幻想。跳下去的人会以时速120公里的速度撞击水面,和车祸的死法差不太多——而当时没死的人也会很快淹死。死亡率约在98%-99%。)

但是,要如何防止自杀?

最标准的办法是设置护栏。埃菲尔铁塔、帝国大厦和悉尼海港桥的护栏已经将这些地方的自杀率降到近乎0。但是,这难道不仅仅是把自杀者驱赶到其它地方了吗?

自杀护栏的研究数据还不够彻底,但自杀手段可得性的研究倒是比较充分。

过去英国家用燃气使用的是有毒的煤气,三分之一的自杀来自于煤气中毒。60年代以来英国逐渐用无毒的天然气取代了煤气,使得英国自杀率下降了25%。Kreitman认为这个下降是煤气不再能作为自杀手段的直接后果。Gunnell et al. 发现斯里兰卡禁用了几种高毒性农药之后,10年间自杀率下降了50%。2006年一篇综述认为,减少和自杀手段的接触,是预防自杀的有效途径。

关于自杀护栏本身的研究也有。1985年,华盛顿艾灵顿公爵纪念桥上修建了防自杀护栏。修建前7年里24人在此自杀,而修建后5年里只有1人自杀。附近的塔夫特桥从艾灵顿桥上肉眼可以望见,走路也很近,还没有护栏,但是艾灵顿桥修建护栏后没有导致塔夫特桥自杀率上升。事实上,整个华盛顿特区的自杀率也发生了下降,但下降值(76.5->71)超过了艾灵顿桥本来的自杀率。所以也许是这座桥的护栏是贡献之一。

1983年,缅因州奥古斯塔河大桥修建了护栏,此前有14人从此自杀,修建护栏后自杀消失了。一项研究分析了护栏修建前后各二十年的数据,发现附近高楼自杀率没有增加,而且整个奥古斯塔市的自杀率下降程度要比周围区域下降更快。

1998年,瑞士伯尔尼的明斯特台地上修建了安全网。这个网实际上没有完全覆盖台地,从这里跳下去依然是可能的(虽然更困难),但是这里的自杀现象从此绝迹。附近5分钟路程就有两座桥,但是这些桥和城市其它地方的自杀率也没有增加。伯尔尼全城的总自杀率降低了。

同在1998年,英国布里斯托的克里夫顿悬索桥上修建了护栏。这一护栏也没有覆盖整座桥,但自杀率从每年8.2人下降到每年4人,附近建筑的自杀率也没有上升。

Reisch et al. 对于瑞士的高桥分析是,如果附近可跳的桥都装了防护,那么约有2/3的跳桥自杀可以阻止,只有1/3的人会再去选择别的方式。

还有一些关于金门大桥本身的数据。1978年 Seiden研究了从1937到1971年间,515个被桥上工人和加州巡警救下来的试图跳桥者。他发现截至1971年,94%的人要么还活着,要么死于自然原因,只有6%的人以自杀或者很可能是自杀的事故为结局。他认为,金门大桥的自杀是可预防的——换言之,如果有人从金门上跳下去被阻止了,那么他以后再次尝试自杀的概率很低。

看起来,早已打定主意要冷静地去自杀的人很少。大部分人实际的自杀行为都是在冲动下完成的。如果能对这一冲动进行哪怕一点点阻碍,也会是有效的。

一位从桥上跳下来而幸存的人这样说:

“我望向水对面的城市,真美。我觉得这就是我自杀的合适时间和地点了。但我看到的最后一样离开桥的东西是我的双手——在那一刻我意识到我在做一件多么愚蠢的事情。但我什么也做不了,只有坠落。下一瞬间,我已经在水里希望谁能把我救上来,‘上帝啊救救我,来个人救救我。’难以置信我会这么快就改变主意想活下去——一旦我意识到我将失去的一切,我的妻子,女儿,家人。”

现在他是婚后的第十三年。他是一位高中老师和业余教练。他的女儿是一位小学老师。

——————————————

PS 金门大桥上现在有防自杀的标语和热线,不过我不知道是啥时候修的。

PHLNXLeKpbYY9eIy7VBmsjJR4oZ4vKMpOO1Ze-rei_GADQAAAAkAAEpQ_1300x866

 

扩展阅读:预防自杀,麻浦大桥为何适得其反

作者:慕容晓舟

原文地址:http://www.guokr.com/article/438271/

麻浦大桥上表现安慰朋友的雕塑。

麻浦大桥上表现安慰朋友的雕塑。

竣工于1970年,韩国的麻浦大桥已在首尔静卧了近半个世纪。这座虹跨汉江的老桥一方面以夜景闻名,另一方面却背负着“自杀大桥”的恶名——据报道,2007年到2012年,有超过100人选择从麻浦大桥跳江结束生命。2012年,市政府与企业合作,将麻浦大桥改造为“生命之桥”,希望通过各种体现人文关怀的措施,传播珍惜生命的理念。然而,令人惊讶而沉重的是,桥上增添的“现在去看看你所爱的人吧”、“最光明的时刻就快到了”等标语并没有扭转“自杀热点”的形象——在修整后的一年时间里,麻浦大桥的自杀人数非降反升。

难道这些标语是适得其反吗?有些韩国人是这么认为的。2014年4月,一位韩国小说家在纽约时报撰文讨论韩国自杀问题时顺手批评了这座桥,引起了广泛关注。不过,早在2013年11月,华尔街日报就曾对这座桥专题报道,得出的结论是:虽然自杀企图人数增加了几倍,但实际死亡人数从6人降到2人,救援成功率达95%以上(整个汉江的大桥自杀救援率仅60%),汉城年自杀率从十万人26.9降到了十万人23.8。似乎并不能简单地认为这一改造是失败的。

即便如此,翻了数倍的自杀率也要令人心生疑虑:到底是什么让这座桥倍受自杀者青睐?

【“生命之桥”项目宣传片】

一个地方要成为自杀热点,大概需要具备两个要素:

  1. 容易去;
  2. 自杀地点本身特性突出或容易引起关注。

有研究者调查了6名金门大桥自杀生还者[1],他们之所以无一例外把金门大桥视作可供选择的唯一地点,理由除了容易去、自杀成功率高之外,还有关于“金门”的各种演绎传说和附会在这座桥上的各种浪漫幻想。

据统计,所有自杀案例中,有从2.7%到60%不等的人选择了从高处(如高楼,桥,自然形成的悬崖等)跃下自杀 [2,3],具体比例各国差异比较大。简而言之,高层建筑多的地方(比如新加坡和香港),选择这种方法的人也更多。但这个比例多少并不影响该国的总体自杀死亡率,也就是说,所谓的自杀热点并没有什么诱人轻生的魔力,如何决定的选择权还是掌握在人手里。

国家/地区 高空坠落自杀比例(%) 总体自杀比例(每十万人每年)
新加坡 60 12.3
香港 44 11.0
瑞士 9 17.1
布里斯托 9 6.6
前西德 7 11.3
奥克兰,新西兰 7 12.7
英格兰和威尔士 5 6.4
澳大利亚 5 11.7
美国 少于4 10.4

不同国家/地区高空坠落自杀比例差异。来源:Gunnell, D., & Nowers, M. (1997). Suicide by jumping. Acta Psychiatrica Scandinavica96(1), 1-6.

媒体宣传,自杀也会传染

如果从方便性和可行性来说,企图自杀者居住的公寓楼是最好选择。事实上也是,大部分高空坠落而死的人们,选择的地点都是离家不远的高楼或者干脆就是自家顶楼[3]。但是,除非自杀者非常出名,否则这样的自杀案例新闻价值比较小。相反,选择著名景点或者标志性建筑自杀却会引起更多关注,这也是让人选择这些建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从麻浦大桥的例子来看,虽然它之前也背负着“自杀之桥”的坏名声,但让它最为出名的事件是2013年7月一位叫成在基的男子在此自杀。不仅网络上流传着他的所谓“自杀证明照片”,韩国电视台KBS电视台还拍摄了全过程[4]。如果没有新闻媒体(包括网络传播)的推波助澜,自杀热点是否还能有如此大的影响力?

自杀研究中有一个名词叫自杀传染(suicide contagion)。它指的是有自杀企图的人在计划自杀时,有意识地去模仿别人自杀行为的现象。一方面,媒体在报道自杀案例时所描述的地点和方式都可能成为下一例自杀者采取行动的信息来源,从而引发一批模仿者在同一地点自杀,形成“景点越来越出名,来自杀的人越来越多”这样的恶性循环[5]。另一方面,媒体对自杀事件的不当描述也会带来各种问题。研究显示,过于浪漫化地描述死亡,对名人的自杀事件不厌其烦地连续报道,或者有知名媒体参与报道都可能让本来已有的“自杀热点”倍受青睐,甚至人造出一个新的“自杀热点”[3,5]。

VL10eIiWAqyuME66jho9TkMZslvtv0Sf5iM1IlnKulSeAgAAeAEAAFBO_645x361

【“自杀模仿”(copycat suicide)是媒体在报道自杀事件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图片来源:sarahannrubenstein.com】

为此,美国疾病控制中心专门给出了指导报道自杀事件的推荐原则,他们提出,下面这些报道方式可能会增加自杀传染的风险,因此应该注意避免:

  1. 过于简化地描述自杀理由,尤其是把自杀归结于一时冲动,而忽视之前的其他问题。
  2. 在新闻中反复、连续、过分地报道自杀消息。
  3. 在报道自杀事件时添加主观感情色彩,可能会让人产生代入感。他人自杀的消息本来就已经足够让人难过了,再继续煽情,后果当然不妙。
  4. 描述实施自杀的具体方法步骤。
  5. 用自杀行为来为描述的事件收尾。这可能会使人产生误解,认为自杀也是一种可以接受的应对方法而采取行动。
  6. 美化自杀行为或者自杀者。
  7. 偏重于叙述自杀者的优点[6]。

挽留生命,多管齐下

自杀预防是个沉重的话题,当我们惋惜的看着那些选择离开的人们,和他们留给亲友们的伤痛,想做点什么的心情便尤为迫切。但是,决定自杀的人中,超过90% 都有长期且复杂的情绪问题和现实困境,单纯靠一点心灵鸡汤似的温暖确实不足以支持他们渡过难关。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尤其是在自杀热点附近区域的防范来预防自杀行为,依赖于建设工程师,心理工作者和政府部门的协作。

对自杀者及其自杀行为的分析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的自杀者(美国一项研究给出的数据是24%)从产生念头到采取行动不超过5分钟,完全是一念之间的冲动。这部分人在被救起之后,再次尝试自杀的几率也很小[13]。比起长期抑郁或者伴有人格障碍的病人,针对冲动型自杀者的干预方案收效更显著。

鉴于“方便接近”是这些建筑之所以成为自杀热点的一大原因,在自杀热点人为设障,增加有自杀企图的人接近这些建筑的难度是不是就可以降低该处的自杀率呢?对美国著名自杀热点金门大桥和与之隔水相望的奥克兰海湾大桥的比较研究发现,由于奥克兰海湾大桥仅限机动车通行,一般行人无权进入,因此自杀率远远不及设有步行通道的金门大桥[2]。同样的预防方法在澳大利亚也被证实有效[7]。除了限制通行,故意给企图自杀者制造点麻烦的措施还有搭建隔离栏和防护网。根据澳大利亚学者对9例自杀热点建筑安装防护措施前后效果的评估,桥梁设计施工方案里的这一举手之劳,就可以减少86%在此地自杀的人数[8]。除此之外,对高层建筑的守门人,巡视警察进行针对性的培训,让他们能够具备一些识别和应对自杀者的基本知识,遇到可疑情况有意识的去关注和干预,也可以为自杀干预多设立一道人的防线。这些人被形象的称为“自杀守门人” [3]。

这种处处堵漏洞的方法能有效当然令人欣慰,但这会不会是因为企图自杀的人群向其他建筑,其他方法分流,而使得研究报告上的数字变得好看了呢?别担心,一则,有些调查显示,发生在周围建筑的自杀案例并没有因此显著升高,有些甚至还有所降低[3,11];二则,就算是在周围建筑自杀率升高幅度比较大的情况下,也不会高于原先未装防护网之前的百分比。所以这么算下来,建立防护网还是卓有成效的。对于因为麻浦大桥自杀事件而头疼的韩国政府来说,临渊献心灵鸡汤不如退而结防护网,从物理上防止跳桥的可能才是解决之道[8]。

FF5tW4o2frhE8QBuTEU6RUr24Pk14QUSweQqoRhMNvRzDgAAhwoAAEpQ_645x469

【麻浦大桥上的对话式标语。图片来源:safe.seoul.go.kr】

然而,这只是自杀预防的第一步,也只是治标不治本的一步。麻浦大桥的扎堆自杀固然和上面写的所有原因都有关系,但它只是韩国高自杀率和心理干预低人群覆盖率的一个缩影。心理问题所背负的误解让人们难以坦然去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因而在现代生活的重压之下措手无策[9]。为了鼓励有自杀企图的人们寻求帮助,包括麻浦大桥在内的许多建筑都装有24小时畅通的心理热线。从相关研究上来看,这种方法确实可解一时之需[10]。但要知道,就算是经过专业培训的心理治疗师,也做不到说几句话就永久打消别人想自杀的念头。紧急心理干预热线就相当于急诊室,处理突发状况可以胜任。但之后呢,当这些人走下这座桥,等待他的是一样的生活,一样的问题,他又该怎么办?

要真正建立起完善的心理卫生预防和治疗转诊体系,并且扭转观念促使人们利用这些资源,是一项耗时费力的工作。所幸,在这条路上付出的努力有望得到回报。一项综述显示,仅仅提高家庭医生对抑郁状态和识别和诊断一项,就能使自杀率降低22-73%。各种抗抑郁药物的研发更是为治疗心理疾病,降低自杀风险提供了强大支持[12]。

要改变的不仅仅是自杀率统计报告上的数字。美国存在主义治疗师欧文·雅洛姆在《直视骄阳》这本书中写道:“解除许多人生苦痛的方法是亲密的人际连结”。我们每个人在生命的某个阶段都有面临困境的时刻,这时候如果有亲友陪伴安慰,甚至是陌生人的一点善意,都会让触目所及的世界变得更值得留恋些。台湾的自杀预防体系提出,经过一定的宣传教育,“每个人都可以当自杀防治守门人”,积极关注身边的人,了解在需要时向何处求助,陪伴有自杀企图的人迈出低谷[14]。预防自杀,想挽留的不止是生命,还有我们希望被爱,希望身处的这个世界更温柔的憧憬。

P.S. 感谢@钟与氏Darla对本文的修改。

参考文献:

  1. Rosen, D. H. (1975). Suicide survivors: a follow-up study of persons who survived jumping from the Golden Gate and San Francisco-Oakland Bay Bridges. Western Journal of Medicine122(4), 289.
  2. Gunnell, D., & Nowers, M. (1997). Suicide by jumping. Acta Psychiatrica Scandinavica96(1), 1-6.
  3. Beautrais, A. (2007). Suicide by jumping. Crisis: The Journal of Crisis Intervention and Suicide Prevention28, 58-63.
  4. 维基百科:麻浦大桥
  5. Gould, M., Jamieson, P., & Romer, D. (2003). Media contagion and suicide among the young.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46(9), 1269-1284.
  6. O’Carroll, P. W., & Potter, L. B. (1994). Suicide contagion and the reporting of suicide: Recommendations from a national workshop. MMWR43, 9-18.
  7. Skegg, K., & Herbison, P. (2009). Effect of restricting access to a suicide jumping site. Australasian Psychiatry43(6), 498-502.
  8. Pirkis, J., Spittal, M. J., Cox, G., Robinson, J., Cheung, Y. T. D., & Studdert, D. (2013). The effectiveness of structural interventions at suicide hotspots: a meta-analy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42(2), 541-548.
  9. YOUNG-ha KIM, South Korea’s Struggle With Suicide, New York Times, April 08, 2014
  10. Cox, G. R., Owens, C., Robinson, J., Nicholas, A., Lockley, A., Williamson, M., … & Pirkis, J. (2013). Interventions to reduce suicides at suicide hotspots: a systematic review. BMC public health13(1), 214.
  11. Law, C. K., Sveticic, J., & De Leo, D. (2014). Restricting access to a suicide hotspot does not shift the problem to another location. An experiment of two river bridges in Brisbane, Australia.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38(2), 134-138.
  12. Mann, J. J., Apter, A., Bertolote, J., Beautrais, A., Currier, D., Haas, A., … & Hendin, H. (2005). Suicide prevention strategies: a systematic review. Jama,294(16), 2064-2074.
  13. Simon, T. R., Swann, A. C., Powell, K. E., Potter, L. B., Kresnow, M. J., & O’Carroll, P. W. (2002). Characteristics of impulsive suicide attempts and attempters. Suicide and Life-Threatening Behavior32(s1), 49-59.
  14. 台湾自杀防治协会网站

文章题图:newshankuk.com



暂无回复

添加回复
回到顶部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