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08.16

本文作者:庄

情感关系中的厌倦,有个生动例子,乃是来自小说《废都》。不过此处我不敢掠美,在讲这个例子之前必须得说明一下,发掘它的是我另一位长辈朋友J老师。却说这位J老师对性学颇有研究,甚至发表有相关著作,在亚马逊上卖得还不错。有次在喝咖啡时探讨人类婚姻形态,他提到男女性需求并不匹配的问题。

一般来说,男人的欲望在年龄跨度上会比女人持久,女人在更年期左右就没有什么性欲了,而男人则哪怕到了耄耋之年都会有。《废都》中的庄之蝶和牛月清就是这么一对面临着性需求落差的夫妇,做爱时丈夫常常不举,而妻子也百般不耐烦。庄之蝶一度认为自己确实不怎么行了,直到唐婉儿出现,才发现哇哇哇事实完全不是那样啊,原来俺还是能高潮迭起的。此后他一发不可收拾地找了柳月、阿灿以及汪之眠的夫人。

“ED这种问题,如果你去做咨询,没有医生会告诉你真相的,”说到此处J老师忍不住吐槽起来,“他们会告诉你各种建议如何改善调整夫妇之间的关系感受,唯独不会告诉你,再去找一位年轻美貌女子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

这话还能更正确吗?不能了。

所以说人生真是很残酷,我也忍不住叹息起来。得承认,陕籍男性作家的作品,正是用憨厚朴实向我们揭示了“柯立芝效应”。如果你年幼无知之时,也曾熟读《读者》之类的文摘类刊物,一定听说过这么一个故事:

calvin-coolidge

你猜这是谁

一位男子带着夫人去参观养鸡场,夫人问了农场主一个问题,为什么你们这儿能孵育的鸡蛋那么多?农场主答曰,因为公鸡们每天都数十次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啊,夫人听完,要求农场主向她男人转达此话。而她男人接到传话后,也问了农场主一个问题,公鸡们每次都是为同一只母鸡服务吗?农场主答曰,为不同的母鸡。男子于是说,请帮我转达夫人。

据说这位男子便是美国第三十届总统、律师出身卡尔文·柯立芝,这个赫赫有名的段子也确立了最终以他的姓氏命名的生物学规律­“柯立芝效应”,意即旧的交配对象所引发的厌倦不举症状能够被新的交配对象一扫而光,所谓“新欢如春药”。

到底总统和他的夫人之间有没有过那么一茬儿,说实话难以考证,我能确定的一件事是,该议题进入正儿八经的科学研究,大约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左右的事情了。在谷歌的学术搜索库中,能找到一篇来自1968年《比较和生理心理学》期刊上的论文,伯尔曼等人针对公大鼠的交配行为来考察了这一效应。果不其然,不管和前一只母鼠交配之后间隔了多久,它们找新母鼠交配的可能性都大大大于找旧母鼠。当然,这种现象也不独独在雄性身上所特有,1982年,《行为和神经生物学》期刊上的另一篇论文则称,研究人员发现母仓鼠也喜新厌旧得毫不掩饰,它们很愿意和第二只第三只第四只……公仓鼠交配下去。

这些论文所描述的实验场景,仔细想想还挺让人心向往之,至少,鼠们在欢乐地选择新对象的时候,一点也不担心背后会有指头点点戳戳,负上一堆水性杨花的骂名。

可见厌倦,是生物之常情,我们无法回避来自于内心最真实的这种感受,正如我们无法放弃尘世中的很多欲望。《近思录》中认为的“于事厌倦,皆是无诚处”在我看来是过于单一的说辞。试问足够的诚意就能抵御它吗?不,唯一的制约之法,应该是交配成本的增加。一旦你发现找第二个第三个时损失大于自己所能承担,就会不得不谨慎收敛。现代婚姻制度的形成很大程度即由此而来。

而科学家们也的确在一种淡水蜗牛身上发现了“反柯立芝效应”的存在,这种移动很缓慢的动物,也许出于超乎寻常的懒,居然对“新欢”兴致索然。

因此懒一点胆小一点也是有独特好处的。



暂无回复

添加回复
回到顶部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