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04.19

环保基本靠风?

本文作者:一起剥坚果

作者:青蛙陨石

2月份时,面对迟迟无法消散的雾霾天,北京市环保局前副局长、前新闻发言人杜少中先生在微博中感叹:环保基本靠风?这个问题看似戏虐,实则严肃。呼吸着重重雾霾的人们真的只能把希望寄托于老天爷吗?

只有“风”才立竿见影

纵观工业革命后的环境活动发展史,“经济发展-污染-治理”的路数似乎从未有过改变。著名的雾都伦敦,曾经因为1952年的烟雾事件而导致多达12000人丧生,其罪魁祸首是燃煤取暖排放的二氧化硫和粉尘。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事件”也已经是世界经典的环境公害事件之一,即使是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治理汽车尾气和炼油厂,洛杉矶依然背负着美国人民心目中“城市污染最严重城市”的恶名。

环境经济学研究中有一条十分经典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即随着GDP的增长,环境质量将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趋势。不论是伦敦还是洛杉矶,其环境变化均符合这样一个趋势。这一方面是由于工业化初期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初期很难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将环保作为一项必需的事业发展。“边污染边治理”的美梦极易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被打碎。

【发生在1952年的伦敦烟雾事件,本实拍图选自维基百科】

相对于伦敦和洛杉矶,托经济快速发展的“福”,我国的环境问题更为复杂。最近十余年来,学者们在中国大城市进行了大量PM2.5来源的研究。以北京为例,虽然不同的研究中各种污染源所占的比例不同,但毫无疑问的一点是:燃煤、汽车尾气、二次气溶胶(光化学反应)、其他地区的污染传输都是北京大气PM2.5的来源。同样,在广州,汽车尾气和燃烧排放两个污染源对于PM2.5的贡献所占比例亦不相上下。正因为来源的复杂,PM2.5的治理空前困难。在经费、技术力量等方面的限制之下,我国目前的环境管理的基本思路是首先治理污染最重、影响最大的污染源,即抓主要矛盾,治理好了一项再进行下一项。

但对于PM2.5的治理,只抓单独排放源的效果只能是“按下葫芦起了瓢”,即使付出很大力气也未必看得到效果。所以说,当前快速的经济发展是环境污染的催化剂,快速经济发展带来的复合污染加重了大气PM2.5的排放并增强了治理的技术难度。在我们享受高速发展带来的生活质量快速提升的同时,也不得不无奈地接受环境污染这个副产物。

“环保基本靠风”并不仅仅是一句调侃。在目前无法有效控制污染排放的前提下,要想在短期内立竿见影地吹走阴霾,还真只能靠大风。

好环境不仅仅需要“风”

风只能起到短期效果,长期而言,还是要靠对污染排放的治理。在环境治理方面,曾饱受空气污染侵害的西方发达国家是我们的老师。

洛杉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可以说,洛杉矶光化学污染事件是美国环境管理的转折点,其不仅催生了著名的《清洁空气法》,也始终起到了环境管理的先头示范作用。在洛杉矶,环境管理措施的核心包括:

  1. 设立空气质量管理区,加大区域环境管理部门的自主权,以期环境政策能够以最有效的方式落实;
  2. 设立排放许可证制度,严格控制排放源;
  3. 为交通污染源(从内燃机、汽油到排放)设立了严格环境标准;
  4. 开放环境交易市场,将市场化手段引入环境减排中;
  5. 投入很强的科研及管理力量,开发通用的环评软件及有效的污染控制技术。

经过近40年的治理,尽管洛杉矶的人口增长了3倍、机动车增长了4倍多,但该地区发布健康警告的天数却从1977年的184天下降到了2004年的4天。

除了让环境法律法规渐成体系外,我国也在逐渐消化吸收美国的在环境管理方面的经验。北京与洛杉矶有很多可比性,两者不仅在人口规模和发展趋势上有相似之处,而且都比邻高大山系,污染物不易扩散。我们就以北京为例:

  1. 京津冀地区的空气污染治理联合防控机制有些类似于洛杉矶所在的加州地区的空气质量管理区模式。细心的人已经注意到,这些天的雾霾天气中,北京南部PM2.5的采样点浓度更高,这与北京周边更大强度的排放不无关系。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进行区域联防有利于污染源治理的深化。
  2. 北京环境交易所自2008年开始运行,尽管目前主要是进行碳交易,相信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排污权交易也会提上日程。
  3. 至于污染源控制,北京(甚至说全国)的策略与洛杉矶也不谋而合,都经历了“控制烟筒冒黑烟-禁止居民露天焚烧垃圾-淘汰低标汽油(如使用京V标准)-制定更严格的尾气排放标准-督促能源企业使用更为清洁的能源”等过程。这些手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学者研究发现,从1985年-1999年,北京的空气质量出现了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发展趋势,空气质量的拐点出现在21世纪的前10年。尽管大家都在诟病北京时不时出现的雾霾天气,但比起上世纪80年代的呛人空气,北京空气质量其实是处于提升状态的。这与北京市在环保方面逐年增大的投入不无关系。

总之,尽管现状并不算理想,以洛杉矶为镜子,我们还能看到希望。

环保不仅仅靠风,只有全社会共同加大环保投入、强化环境管理手段,才有希望从长期治理环境污染。

更多难题,任重而道远

不得不继续说我们的老师洛杉矶。尽管洛杉矶在环保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其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空气质量控制往往是艰难的过程,设定的环境目标很难按时达成,即使已经进行了40年的治理,洛杉矶目前的空气质量依然没有完全达到联邦政府《清洁空气法》的标准要求。而且,环境管理手段具有边际效率递减的规律,再加上人口数量和密度的逐年增加,已经处于顶峰的环境管理手段愈发难以发挥作用。

何况,随着传统污染物排放逐年下降,曾被忽视的微量污染物的毒性得到凸显,美国在原来监测7种污染物的基础上,又筛选出了189种空气有毒物质,但对于这些物质的监测和控制,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和物力。

我国同样面临上述问题,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巨大的人口基数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大量人口涌入发达地区,给这些地区的减排工作带来更大的压力;而欠发达地区又由于技术、资金、当地重视程度等原因,成为减排工作遗忘的角落。二者相加,环保形势严峻。

另外,污染物筛选工作还很滞后。PM2.5因其显著的视觉效果和对上呼吸道、血压等方面的影响而很快受到大家的关注,并幸运地提前进入国家标准。其他污染物或许没那么“幸运”,我国是世界上重金属、多环芳烃、汞、阻燃剂、农药等污染物的最大或重要生产/使用/排放国,这些物质往往不会立即对人类产生影响,很难在短时间内受到重视,而长期接触却可能埋下严重隐患。

该筛选和关注哪些污染物,今后同样会是环保部门工作的难点。更为大家关注的一个问题是,有了相对健全的法律体系和管理手段,能否实施不打折扣的管理?在与企业及地方经济利益的博弈中,环保部门是否具有力挽狂澜的威慑力?这些难题的破解是当前最迫切的需求,只有保证了环保体系的正常运转,才有可能早日看到环保工作的成果。

(四) 环保需要“风”,更需要社会风气

还是要引用杜少中先生的话,现在环境治理工作常常出现“看见小偷只喊包丢了,不管抓贼;更有趣的是,小偷也跟着喊,比别人喊得还起劲”的情况。我们常常觉得自己只是普通民众,管不了政府那些事,只要在不满的时候发发牢骚就好,其实,在环保这个问题上,没有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差别,每个人都有保护自己不受污染侵害的权利,也都有保护环境不被侵害的义务。

还拿美国说事,公众参与促进了《清洁空气法》的诞生,也督促了联邦和地方政府不断提出环境污染的解决方案,促进了环境政策的执行,同时民众直接参与到减排活动中,为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等方面做出贡献。尽管我国法律中没有明确公民的环境权,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伸张自己的权利。我国的PM2.5事件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正是由于公众的广泛参与、新闻媒体和网络一波又一波的推动,才使在美国经历了二三十年研究才进入环境标准的PM2.5在我国只经历了环保部门不到十年的调研就被纳入环境质量标准中。积极参与环境问题的讨论,本身就是保护自己利益的一种方式。

当然,也不能只空喊抓贼却不帮忙。就PM2.5而言,除了用口罩等物品保护自己外(保护好自己,进而少增加城市医疗系统的负担也是一种环保),我们还有很多小事可以做:及时检查自己的汽车尾气排放、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少吸烟和吃烤串、减少使用电力和天然气过程中的浪费。虽然这样的节约很微小,但中国是人口大国,每个人注意一点点,乘以人口基数,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环保关系每个人,中国环保要靠风,更要靠人人参与的社会风气。

主要参考文献

魏复盛, 景立新, 林贻菲, 吴国平. 美国新的清洁空气法和空气有毒物质的控制.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1993, 5(3): 8-10.

吴玉萍, 董锁成, 宋键峰. 北京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计量模型研究. 地理研究, 2002, 21(2): 239-246.

Mazmanian D.A. 美国洛杉矶空气管理经验分析. 环境科学研究, 2006, 19(增刊): 98-108.

Yang F., Tan J., Zhao Q.,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PM2.5 speciation in representative megacities and across China.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2011, 11: 5207-5219.

Yi H., Hao J., Tang X. Atmospheric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China: current status, developmental trend and research emphasis. Energy Policy, 2007, 35: 907-915.

Zhang K., Wen Z. Review and challenges of policie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 Jouran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8, 88: 1249-1261.

(本文修改版已发表于瞭望东方周刊)



暂无回复

添加回复
回到顶部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