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10.19

本文作者:PanSci

作者:海苔熊(Hanason)(个人主页:http://pansci.tw/members/haitaibear/

「学长,我决定不要研究亲密关系了。」几个月前一个正妹学妹跟我说。

「为什么呢?」我几乎是下意识地问她。

「因为我看了一学期有关亲密关系的文献,发现许多东西就算不做研究,凭着我原先的经验也能猜到。」这种话从正妹的嘴中说出来,我真不知道该说「不意外」,还是应该举一些稀奇古怪的研究来反驳她。

不过学妹的话也的确让我思考,我们除了比较会引用文献之外,到底比一般凡人多懂了些什么?有没有可能找到一个好的理论来说明什么是爱情,又有什么影响爱情最多?毕竟就连提出爱情三因论红极一时的Sternberg,晚年时也承认,爱情比我们想象中还要复杂,另外写了一本「爱情是个故事」(Love is a story),重新解构与诠释爱情(下次跟大家分享)。在读了Brehm (1985)的「亲密关系」(intimate relationship)之后,这个问题似乎有比较明朗的答案。我发现,与25年前比起来,我们对爱情似乎并没有了解得更多,相反地,是增加更多的不确定性。从前奉为圭臬的一些理论与现象,现在大多都要在补上一句「不过…」;从前以为稳定的结果,现在也出现了争论。如果爱情的研究都不能得到一致的结果,重复无止境的循环,心理学家们是否该放弃这条没有终点的路?

幸好,Hazan & Shaver在1987年提出的成人依恋理论(Adult Attachment Theory)有着划时代的贡献。从那一年开始,亲密关系研究者像着魔一般,在谈论到爱情的时候,都不得不触及依恋的议题。以我最喜欢的一本期刊Personal Relationships为例,2010年就有一整期在介绍并阐述未来依恋理论的发展走向,其他大的期刊如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Psychological Bulletin等等,近五年来几乎每两个月就会有一篇以Attachment作为标题的文章,其他虾兵蟹将的小期刊就更不用提了,依恋理论简直是亲密关系研究中的红海。(如果你完全迷有听过依恋理论,强烈建议先阅读这一篇)

但即使是依恋研究,同样需要面临的问题是:我们比1987年以前,多知道了些什么?或者,我们其实一样在原地打转?本文回顾近两年来(因为光这两年资料就相当丰富)在社会心理学各大期刊发表的文章,并试图整理出五大当前依恋研究的脉络(也因此内容比较艰涩,可能需要泡一杯咖啡耐心地看):(1)从分类到向度、(2)从把妹恋爱到结婚生子、(3)从劈腿嫉妒到性行为、(4)从后天先天到交互作用、以及(5)从依恋对方到接纳自己。

一、从分类到向度

最明显的改变,是依恋研究渐渐从分类的方式走向二维向度化。Brennan & Shaver (1995)整合了诸方量表,以二独立向度:焦虑与逃避,来捕捉个体的依恋风格,自此,我们不再区分你是什么型或我是什么型的人了,而是阐述你哪一种「倾向」比较高[1]。换言之,一个人同时具有焦虑与逃避的两种倾向,而低逃避、低焦虑者则比较趋近安全依恋。另一项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稳定的「人格」,依恋风格更可能因为关系而有所改变。Barry, Lakey, & Orehek (2007)进行了两个研究,发现相对于整体的特质,依恋风格会依照不同的关系而不同(比方说跟家人可能比较逃避的,跟爱人却可能是倾向焦虑的),不论是在自我观感、正负向情绪、或是知觉伴侣支持(perceived support )方面。

二、从把妹恋爱到结婚生子

第二个改变,是我们开始将依恋研究的触角,延伸到关系的不同阶段,从把妹,恋爱,分手,结婚,性行为,到生孩子,甚至是丧偶。让我们从所有恋情的源头「相识」谈起。一段恋情的开始常取决于第一次见面时彼此是否看对眼。如果你去参加快餐约会(speed dating),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有些人相当「不挑」,几乎对所有人都示好,表现得相当积极、很快想与对方拉近距离,但也很悲惨地,几乎被所有的人拒绝。

「这时候你就能体会到人帅真好了吧!」、「看来我还是得常常换ID自推原po是正妹阿!」或许强者乡民会簇拥争先恐后地回答。的确,一项可能的解释是这些好人卡经销商缺乏外貌吸引力,但近年的研究指出,他们很可能是焦虑依恋者(McClure, Lydon, Baccus, & Baldwin, 2010)。McClure等人找来116位男女来进行速时约会实验[2],并记录他们在约会时的互动情形、吸引力(他人评估)、配对成功率等等。结果发现,焦虑依恋者比较不受欢迎、不具吸引力、博爱(less choosy),但配对成功率反而极低。McClure等人指出,这些人采取「宁可错杀一百(?),也不愿放过一个的方式」,洒网捕鱼,乱枪打鸟,所以错失 Mr./ Ms. Right的机率很低,但同样的,打中的机率也很低。只是他们始料未及的是,这样的求偶策略,使得他们被评估得相当廉价,也为他们赚进(?)更多张好人卡。

开始恋爱之后呢?Slotter & Finkel (2009)发现了一个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的事实:也因为这些焦虑依恋者的爱人得来不易,他们一但进入一段关系之后,比其他人更不容易分手(这就是为什么你的另一半天天跟你吵闹要分手,却迟迟不走)。虽然他们总是常常报告自己不满意这段关系,伴侣不够爱自己,但奇怪的是,他们倾向保持对这段关系相当高的承诺感。Slotter & Finkel(2009)想知道这个奇怪的情形究竟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焦虑依恋者倾向待在一个自己也不满意的关系里呢?于是他们进行了一项实验,追踪69位在恋爱关系中的参与者半年后的关系状况,看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安全依恋者对伴侣的承诺感与分手机率,会随着伴侣给予的支持是否能满足需求而有所变动,但焦虑依恋者的承诺感与分手机率,则几乎不受到伴侣的行为影响。在其后续的实验中,同样地也发现,当个体被促发焦虑依恋倾向时,他们对伴侣的好(或坏)比较感受不到,更不会因此影响到这段关系的承诺感。简单地说,不论伴侣满足是否有满足自己的需求,焦虑依恋者都难以察觉,而一致、僵化地认为伴侣对自己不够好,但又因为害怕失去对方,不愿离开或结束关系。

和焦虑者谈恋爱的时候,另一个常见的现象是,她常常说你对她不好,你把两人关系弄得很糟,你在无理取闹,但你其实想说,做这些事情的其实好像都是她,做贼喊抓贼。Turan & Vicary (2009)发现,焦虑依恋者不但较难以察觉并感谢伴侣的支持行为,自己在面临选择的时候,也甚少会做出有利关系的决定,更多的时候,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有利关系的行为」。那我不是很衰吗?难道我就该默默地承受她的任性,藉以修养我的品性?Turan & Vicary的建议是:多沟通,让他多了解你所做的哪些事情是「在为这段关系努力」,并多读海苔熊写的文章。

他们在后续的实验检验了先前知识的效果,不论是哪一种依恋风格的人,都可以经由增加对伴侣支持行为的了解,提升关系满意度。这也是为什么过去研究都一致地发现,教育程度高的伴侣可以存活比较久,也较能解决关系中的问题(Sullivan, Pasch, Johnson, & Bradbury, 2010)。

谈恋爱的好处是,我们好像可以把所有问题都丢到结婚再解决(S. Brehm, Miller, & Perlmam, 2010)。进入婚姻之后我们开始发现,理想与现实总是存在一段致命的差距。Clark, Lemay, Graham, Pataki, & Finkel (2010)对亲密关系中「理想」与「现实」相当有兴趣,他们邀请了108对即将结婚的夫妻,在结婚前3~4周测量他们对婚姻的「理想」价值观,并问他们是否依循「实践」之,然后于他们结婚两年周年时再测量一次。几乎所有的伴侣都认同「共享」(communal prototype)比「交换」(Exchange prototype)的价值观好[3],但是Clark等人发现「共享」常常只是一种「理想」,在真正实践的时候,大多数人仍采用「交换」的价值观。有趣的是,随者时间的推进,安全依恋者较能渐渐采用共享的价值观(并认为伴侣也跟他一样),而逃避依恋者不但相反,还认为伴侣跟他一样走向交换的价值观。

结婚之后接下来需要面临的问题便是生小孩,过去研究一致地发现生完小孩之后,婚姻满意度会骤降(Shapiro, Gottman, & Carrére, 2000),而如果你的另一半是焦虑依恋者,情况可能更糟。McMahon, Barnett, Kowalenko, & Tennant (2005)针对一百位刚生小孩的妈妈们进行一周的测量,发现焦虑依恋的妈妈,在一年内忧郁的症状较为明显,而她们如果在产后受到较少的关心与照护,倾向呈现更严重的忧郁症状。因此,丈夫在产后给予妻子多一点关怀(比方说多用「我们」取代「你」或「我」),便能有助于舒缓妻子忧郁的症状(Shapiro, et al., 2000)。

结婚生子之后呢?正如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世间也没有永恒的爱情。再完美的恋爱都会有终结的一天,不论是伴侣移情别恋,或是偕老白头,一方先走。我们生命中常常需要面对自己深爱的人离开我们--不论他们是不是自愿的。在这些时候,依恋系统一样扮演重要的角色。Sbarra & Hazan (2008) 大量回顾了过去有关失去伴侣后心理与生理的调整,指出一段关系的形成是生理(Oxytocin)与心理上(Attachment bond) 的双向结合,而关系在消逝之后,我们也需要三种调整:调整自我、调整自己与身边他人的关系、重新定位自己在人群中的位置,并深呼吸,为失去的这段关系,找一个自己可以接受的理由(Sorenson, Russell, Harkness, & Harvey, 1993)。

从前和朋友一起吃饭的时候,会不经意地与姊妹淘聊到他有多呆多傻;

从前与其他异性出去的时候,总是要稍微保持一点距离;

从前跟他在外面过夜的时候,还要和朋友套好,是跟死党一起去旅行。

现在,他们要适应你变成单身的、你要持重新接受自己回到一个人、你透过更改FaceBook的状态、跟朋友哭诉,重新调整你在朋友圈中的定位;当然朋友也愿意空出多一点时间跟你相处,陪你走出阴霾,因为这些时间原本都是你保留给另一半的「重色轻友」时光;你变得有更多的时间独处,好好想想没有他的世界该靠什么继续走下去。这些,就是调整自我(Self-Regulation)及调整与其他人的关系(Coregulation)的过程。

从前我们在面对压力的时候,他是你能依靠的安全保垒,现在这个堡垒消失不再了;

以前一起去的地方,现在只能自己去了;

以前一起吃饭的餐桌,现在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吃了;

还残留前一晚她气味的被窝,现在只能自己一个人睡了。

我们被逼迫开始习惯一个人看电视、一个人吃波卡、一个人上街买东西。不用再等对方回家了、不用买她的晚饭了、不用烫他的衣服了、不用配合他的时间起床、也不用忍受他无理取闹了。当初进入关系时要相互配合的部分,现在都不用再做了,因为对方已经不在,不在自己身边了。这些,则是「调整成一个人」(Dysregulation)的历程。

注解

[1]但为行文简便故,还是让俺偷懒一下用「焦虑依恋者」取代「焦虑倾向较高者」吧,事实上几乎所有依恋学者都仍然用这种偷懒的描述法。

[2]你可能会有兴趣快餐约会真的有用吗?能找到Mr. Right吗?你可以去看一下discovery频道有一集是讲快餐约会的,就能发现:天下的男人都在找同一个女人,天下的女人也都在找同一个男人--而这个人通常与他们参加实验前,所描述的「理想对象」一点关系也没有。

[3]共享价值观:一段婚姻的关系是应该在对方需要妳的时候,尽量地进自己所能提供她自己能做的部分,而受到帮助的一方不需要觉得有什么亏欠。交换价值观:一段婚姻的关系本来就应该要公平,当对方对你付出的时候,你也应该要等值地回报他。

Picture credit: Fzlol.com and www.lomoslife.com

原文发表于PanSci网站



暂无回复

添加回复
回到顶部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