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
本文作者:化石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深海生物似乎是一个距离我们十分遥远的名词。不过对于我们这个无所不吃的吃货大国来说,有一个最好的教室,就是我们的餐桌。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类似“深海鱼”的广告宣传,那么我们平时吃的鱼当中,有多少是真正的“深海鱼”呢?就让我们从餐桌开始,聊聊什么是真正的深海鱼吧。
有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可以帮助你判断你所吃的鱼是不是真正的深海鱼,就是看鱼的体色。回忆一下我们平时常见的鱼类,比如鲫鱼,它们通常有个特征,就是背部的颜色深,肚子的颜色浅,是吧?这种体色现象叫做“反荫蔽”,是鱼类隐藏自己防止被敌人发现的手段。因为水体是一个三维空间,鱼的敌人既可能来自上方也可能来自下方。从水上往水下看,随着光线被水吸收,水底的颜色显得比较深,深色的背部融在深色的背景中不容易被发现;而反过来,从水底往上看,光线强烈的水面颜色较浅,所以白肚子更有利于隐藏。在海里也是同样,只不过大多数光线只能穿透到200米深处,因此,反荫蔽只对那些生活在浅层的鱼类有用,在距水平面1000米以下一片漆黑中生活的深海鱼是不会发展出这样的特征的。
【涂装了“反荫蔽”色的大白鲨,作者 Phillip Colla】
这样一来,好些餐桌上的海鱼就能一下子被排除了,比如,金枪鱼,再比如,鳕鱼。在分类学上鳕鱼这个概念非常混乱,简直包罗万象,其中包括好几种可能游到好几百米深至近1000米深的水层中的鱼种,如无须鳕Merluccius productus,但它仍然不能被列为真正的深海鱼。
【图:金枪鱼】
【图:无须鳕】
不过,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扁鳕”或者“冰岛鳕鱼”,因为它根本不是鳕鱼,而是一种正式名称叫做狭鳞庸鲽(Hippoglossus stenolepis)的比目鱼。这种鱼可以生活在1200米深的海底,终于够格算上是深海鱼了。
【图:狭鳞庸鲽】
事实上,在我们列入食谱的鱼类当中,最典型的深海鱼就是生活在海底的比目鱼。为什么呢?
其实,如果用陆地上的生态环境来作比喻,大部分的深海环境就像是沙漠,那里的环境非常恶劣——如果没有光或者涌泉,就没有营光合作用或者化能自养的生物提供最基本的食物,整个食物网所能仰赖的能量来源非常稀少。结果,在这里生存的生物,只能要么个体非常小(这样可以靠很少的食物生存);要么个体大(减少自己被吃掉的几率)但是数量非常少(没有足够的食物支持太多这样的生物存在)。而且深海生物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所处的水深越深,身体的含水量越高,肌肉和骨骼也越松弛,道理很简单——因为没有足够的食物去构建这些组织嘛。所以,无论是从口感、或者是捕捞的效率来说,大多数的深海生物都无法成为人类理想的食物。
但海底的情况不同于深海。海底是所有在海洋中的生物的最终归宿。所有的食物最终都会落到海底。所以深海的海底生物比一般的深海生物种类更多、活动力也更强。这也就是为什么刚才说到的狭鳞庸鲽会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
当然,不是所有的比目鱼都是深海生物。我们吃的大多数比目鱼,比如多宝鱼(瘤棘鲆Psetta maxima)、龙利鱼(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之类的,甚至大多数的狭鳞庸鲽都是在浅海的海底捕捞上来的。长期生活在深海海底的生物,在身体结构上和它们的浅海表亲非常相似(只除了一点,就是它们多半是瞎子。据科学家估计,只有不到10%的深海生物可以探测到光线。),正因如此,就海底鱼类而言,虽然一般深海底鱼不会沦为我们的食物,但我们仍然可以从餐桌上的浅海鱼类窥测其深海族群的样貌。
就拿鳗鱼和带鱼来说吧,大家已经发现了吧,它们都具有长形的身体。科学家推测,长身体让这些鱼类能够具有更长的侧线,也就使它们能具备更强的感觉能力。这应该是生活在深海底的鱼类的重要适应特征。像我们刚才说到的比目鱼,它们的侧线不长,但是数量却不少(多不止一根),这也能让它们精确地感知水中的细小涡流,有利于它们寻找食物和躲避敌害。
此外,很多深海底鱼类的体外都有一层如鳗鱼粘液般的覆盖物,这些覆盖物能帮助它们“品尝”到猎物的存在。如此不需要眼睛的帮忙它们也能迅速找到自己的食物。
【图:常见深海鱼rattails, (Macrouridae)】
【图:常见深海鱼halosaurs(Halosauridae)】
暂无回复
添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