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本文作者:半只土豆
几年前的夏天,我浑身起满了红色的疹子,惊恐的我向医生求助,结果被诊断为荨麻疹,一种普通的皮肤病。但是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当我和我的皮肤已经接近崩溃的时候,我终于在被褥的一角发现了凶手,臭虫!
自上世纪中叶起,这些不起眼的小昆虫在世界的很多地方已经变得罕见了,特别是在城市里已经很难现身。臭虫并不会致死,也不会传播疾病,至少目前为止是这样。但2011年,一份科学报告提出了臭虫可能会传播感染的问题。在加拿大温哥华的一项测试中发现,臭虫会携带两种有害细菌,这两种细菌会造成深度的、渗出性溃疡和其他感染,目前只有少数几种药物可以治疗。很多人皮肤上本来就有这两种致病菌,所以并不清楚是不是臭虫增加了人感染疾病的概率。
可能潜伏在任何地方
令人崩溃的痒来自臭虫的唾液。进食的时候,一些臭虫唾液会顺着口器刺入皮肤时留下的小洞进入人体内,很多人都对这些唾液中的某些物质产生过敏反应,所以叮咬处会变红起包,许多小红疙瘩聚集在一起就像是一块斑点皮疹,并且狂痒不止。问题到这还不算完,叮咬本身就可能引起感染,而当你把疙瘩挠破之后,感染的几率就更大了。很多过敏者也会因为臭虫的反复叮咬而加重病情。有的人第一次被咬时,过了几天才出现一个轻微的肿块,而那些经常被咬的人,经常几小时之内就会开始发痒。
臭虫并非到处都是,但它可能隐藏在任何角落。这些小虫子可以穿过细小的缝隙,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灭虫工人在音响,时钟,收音机,电视遥控器甚至壁炉的砖缝里都发现过它们。过去的几年中,有报告指出臭虫已经出现在酒店,电影院,救护车,医院,学校,大学宿舍,机场候机厅,服装店政府办公楼和其他很多地方。在这些小昆虫们花整天的时间潜伏在黑暗的小缝隙里,像是床垫里,或是木质床头的夹缝里。在夜里,它们就倾巢而出,有时甚至穿越整个房间,直到把针状口器刺入皮肤,饱饮温暖的鲜血。
嗜血的狠角色
臭虫并非只热衷于人血,在养鸡场,臭虫会攻击那里的鸡,还有特殊品种的臭虫生活在蝙蝠栖息地,另外有一些则在雨燕建造的鸟类都市中茁壮成长。臭虫可不需要床,它们仅仅需要鲜血。不是所有的吸血昆虫都血液为生,像蚊子,只有雌性的才吸血,雄性蚊子却和大多数昆虫一样,以吸食植物汁液为生。而臭虫,却是彻头彻尾的吸血鬼,对他们来说,鲜血就是生活的全部。 一只臭虫幼体从卵里孵化出来后,就需要一直食用温暖的红色液体才能成长到下一个阶段。直到臭虫长成成虫,像苹果种子一样大小并且有这同样的颜色,它依然需要吸血为生。比如,交配前,雄性和雌性臭虫都需要吸血来使自己更加强壮。但是这些昆虫可以在两餐之间存活很长的时间。这段时间究竟有多长就要取决于外部条件,臭虫在7摄氏度阴凉潮湿的环境下可以18个月不吸血,但在23摄氏度环境下,只能存活6个月。
为臭虫设陷阱
臭虫通过嗅觉来帮助自己搜索目标,比如人类呼出的二氧化碳会引起臭虫的剧烈反应。而昆虫也会在人类两个臂长之外的地方发现人类的气味。皮肤油脂和耳垢的气味就像是回答臭虫“嘿,晚餐吃什么?”。但是汗液却不会起到这个效果,更奇怪的事,人类血液的气味也不能吸引臭虫,无论这血是鲜的还是干的。臭虫独特的饮食给研究它们的科学家提了一个难题。曾有一名退休的害虫防治专家,坚持让他饲养的臭虫叮咬他长达数十年之久。他解释说,他找不到其他的志愿者,而如果他用自己养的宠物狗来喂养臭虫,他太太会伤心难过。幸运的是,后来研究员们找到了一个不那么痛苦的解决方案:从血库取血来喂养这些昆虫。现在科学家开始研究臭虫的DNA,或许会有朝一日可以通过化学途径为臭虫设下陷阱,或是发动其他的反击。
赶走臭虫
可是眼下,已经有大波臭虫压境,在进行了杀虫剂对抗失败后,我发现从一个人的家里把臭虫彻底消灭可是个不小的挑战。我启动了决绝的方案:加热家里的每样东西,不能加热的就直接扔掉,用熨斗熨所有的纺织品,检查所有沙发或是带垫子的椅子和床。最后当我的身上已经不再有任何对手的痕迹时,我的屋子已然焕然一新。可是我躺在全新的床和床垫上,铺盖着全新的被褥,神经却不能放松下来。一旦我手臂稍微有点痒痒的感觉,我马上就会联想到这微微的不适是一只小虫在我身上踮着脚小跑所引起的。如果我的脚有一点点痒,我就会马上脱下袜子使劲抖抖,以期发现那些会爬动的东西。这种惊恐的感觉一直持续了半年多,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这些小虫似乎已经离我远去。
我不知道顽强的臭虫们下一个目标是谁,总之假如你发现臭虫开始在你家爬来爬去,如果你不是要存心坑害无知群众,不要去别人家串门。
小花絮
研究还发现了一种化学物质,当一只雄性臭虫被另一只想要交配的雄性臭虫抓住时就会释放这种物质,来告诉它搞错了对象。这很管用,因为雄性臭虫会试着抓住一切合适大小并且会移动的东西,被一只满怀希望的雄性臭虫抓住可不能掉以轻心。雄性臭虫不会寻找雌性臭虫身上的自然开口来注入他们的生殖细胞——精子,恰恰相反,他们会用身体上坚硬锋利的部分在雌性臭虫身上开个洞。最终,臭虫的精子会在体内自己设法找到卵细胞。
本文及更多有声版可登陆www.hongbalun.com收听
关于本文
原文发表于《未来科学家》
图片出处:
暂无回复
添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