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04.30

本文作者:Ent

《权力的游戏》第四季即将上映。这一季看点之一就是,丹尼莉丝的龙终于长大了!原来还只能像鹦鹉一样停在她肩上的小龙,现在已经长得比人还高了。于是本剧又增添了一种新的潜在死法啊哈哈哈。但是,新来的观众可能会觉得这龙有点奇怪,好像……少了两条前腿?

[第四季预告片里,龙女丹尼莉丝和她的三条龙。]

到底龙应该有几条胳膊几条腿,这在奇幻传统里也是个经典麻烦。因为,龙不止一种。

“真龙”、”次龙”、”鸟龙”和”蛇龙”

被我们通称为”西方龙”的东西,其实在英文中有很多对应的词。我们最熟悉的词是dragon,这个拼写属于古法语,上可追溯到拉丁文Draco、希腊文δράκων(drákōn)。这个希腊文的本意是”凝视者”,可能指的是这种怪兽有致人死地的目光——这种目光通常和众蛇之君Basiliskos联系在一起。

后来Basiliskos的目光杀人能力和美杜莎的目光石化能力混杂在了一起,成为了后世的”蛇怪”,《哈利·波特》里那只蛇怪就是这一传统。而本来的”凝视者”却反而失去了这样的本领,变成了类似于巨大海怪的生物。

英语所属的日耳曼语族既然能从法语借,当然也能直接去拉丁语借——于是诞生了另一个词,Drake。不过在西方奇幻传统中drake一般用来指小一些的、魔力低下的喷火龙。此外,dragon有善恶之分,但是drake几乎总是坏蛋。

下一个出场的是Wyvern。这个词本体是法语guivre,来自拉丁文的viper——”蛇”。只是wyvern在近代英语已经被用来特指纹章上的一种生物——龙脑袋,两条腿,一对翅膀,一条带钩的尖尾巴。现代西方奇幻传统里,它通常用来指两足龙。

最后一种常见的龙是Wyrm——这个可是日耳曼语土生土长的词。它实际上和worm(虫子)是同根词。所以这种龙相对来说另类一些,往往根本就没有腿,有的甚至连翅膀也没有。就是一条巨大的蛇。

这些词在中文里的翻译极其混乱,因此我建议,根据它们的习惯用法和它们和现实生物的近似程度,分别定译名如下:Dragon-真龙,Drake-次龙,Wyvern-鸟龙,Wyrm-蛇龙。按照非著名龙类研究者詹姆斯·佩克(James Pecke)的分类,它们是脊索动物门异龙纲有鳞龙目西龙科下辖的四个属:Tetrapa,Minimi ,Bipeda,Fundati。

当然,传统这个东西,就是用来打破的……这些词语的使用向来也比较混乱,很多当代奇幻作品更是刻意追求”我们家的龙和别人的不一样”。比如电影《霍比特人》第一部上映时斯矛戈有四条腿,是真龙;可是到了第二部的时候它却变成了两条腿。据说这是片方看了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的动作捕捉表演后做出的修改决定,他们觉得四条腿的龙实在和他不搭调。

几条腿,重要吗?

2007年2月24日,在纽约漫展上,马丁明确声明,冰火中的龙虽然叫Dragon(”真龙”),但没有”前腿”,前肢变成皮质的双翼。到了2013年,马丁在自己的博客上又重申了一遍。他说:

“根据纹章学的规定,真龙有四条腿,鸟龙有两条。但是你有见过纹章学的’海马’吗?纹章师对生物学一窍不通。

[罗彻斯特麦德威议会纹章上的"海马"。别的就算了,这销魂的舌头是怎么个意思?]

“的确,我们没有真正的龙。但是我们有蝙蝠,有鸟,曾经还有翼龙。这些都是我们设计一条龙的时候使用的模型。自然界里没有任何动物既有四条腿又有一对翅膀。

“再说,电影史上最好的一条龙,’残毁之色雷斯巨龙’(Vermithrax Pejorative,1981年电影《Dragonslayer》中的龙),也是双足双翼。

[残毁之色雷斯巨龙的剧照。其实拉丁文字面意思是"能使事情变得更糟的来自色雷斯城的大虫子"。]

“我的龙都是两条腿的龙。”

(《冰与火之歌》早年的一些插画和同人作品里,龙确实被画成了四条腿,对此粉丝群的通用解释是,在龙女丹尼莉丝重新孵化出三条龙之前,维斯特洛斯大陆已经太久没人见过龙了,很多画家也都不知道真正的龙该是什么样子,只能想象。)

不就是多加两条腿嘛,在一个异鬼横行的世界里还需要在乎这种事情?但写科幻出身的马丁似乎就是在意。这也可以理解,因为生物界里,多加两条腿可是件了不得的大事。

虽然生物时时刻刻都会发生突变,但不是什么突变都能发挥作用的。有些”浅层”的属性很容易变化,就像房子上多块颜料少片瓦,影响不大;但是有些属性是”深层”的,牵一发而动全身,就像房子的梁柱,这样的属性就很难改变。演化生物学家将这种现象比喻为”渠限化”(canalization):性状像被水渠束缚了一样流不出去,小的突变根本无法产生影响,太大的突变会导致整个水渠破损、生物也随之死亡。从业已确立的发育框架平滑过渡到另一种框架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要变,只能在当初一切框架都还没有确定的远古时代变。一种观点认为,所谓的寒武纪大爆发就是这样一个确立的过程:多细胞生物在数千万年里摸索、尝试,最终确立了几十种能用的身体构架,自那以后就是在每一个大框架上建小一些的框架、小框架上加修饰物。海星是五辐射对称,腹足有一片壳,昆虫有外骨骼和六条腿,陆生脊椎类有脊椎和四条腿,这些都是业已定下的渠限。一条龙从长相到生理都像是陆生脊椎类,可是又有六条肢体?这是几乎无法想象的事情。就连人类遗传改造技术现在还都无法真正打破渠限呢。

以外星为背景的幻想作品倒是不受此限,所以《阿凡达》中几乎所有生物都是六条腿(可是纳威人还是四肢啊,莫非是萎缩了?)。但是冰与火之歌显然是地球中世纪背景的史诗。所以马丁大叔如此执着,看起来也的确合情合理……

但是马丁有一点弄错了。自然界里曾经有过一类动物有四条腿还有一双翅膀——虽然这种翅膀和我们一般概念上的龙翅膀完全是两码事。它,就是空尾祖蜥(Coelurosauravus)。

空尾祖蜥,真龙的最可能祖先

想象一下一只蜥蜴身上长了类似蝉的薄膜翅膀。空尾祖蜥差不多就是这样子。

[空尾祖蜥复原图,来自wikipedia。]

它是一种生活在二叠纪的原始爬行动物。(注意不要把它和晚得多的 Coelurosauria 混淆,后者希腊文原文少个”祖”字,中译”虚骨龙”或者”空尾龙”。)直到90年代末,大家还不清楚应该把它归给哪一类。有人说它和翼龙关系近,有人觉得它和蜥蜴近,有人觉得它是和恐龙无关的鸟的祖先,有人说它是兽脚恐龙祖先——基本上所有可能性都占全了。今天的观点觉得它们是基干双孔类,和什么鸟类啊恐龙啊都不太沾边。

为什么?因为它身上是个大杂烩,既有原始的特征,也有晚近的特征。它有端生齿,有6枚颈椎,这是原始双孔类有、主龙类没有的;但是它又有叉骨——就是鸟类和很多恐龙都有的那个”许愿骨”,还有表皮系统和中空的骨骼,看起来都是很适应飞翔或滑翔的”先进”特征。

但最重要的是,和翼龙蝙蝠鸟类都不同,它的翅膀不是前肢变的;实际上这翅膀是骨化的表皮,由脊椎两侧伸出的骨头支持。换言之,它和传说中的真龙一样,既有四条腿,又有一对翅膀——虽然这对翅膀看起来活动很不自由,扇动十分僵硬,更适合滑翔。

所以,空尾祖蜥实际上有可能成为现代真龙类演化上的祖先。而现代的鸟龙类可能是这对原始翅膀和前肢愈合了,也可能是完全沿另一条路径演化而来——在获得标本或者DNA样品之前我们难以断言。

但是还有一大困难需要克服:这对计划外的翅膀明显不能提供龙所需的飞行能力。对此有三种解决方案:

1 使用魔法(……犯规啊)

2 从头打造一套适于飞行骨骼和肌肉组织。这……如前面所说,是难度超级大的,但是没准自然界就在这种事情上开了一次例外,毕竟没有例外就不是演化的办事风格嘛。我们最大的信心来自于大熊猫,它成功地演化出了一根额外的”大拇指”用来抓握竹子(虽然其实只是把另一段骨头稍微移了下位置、变了变结构)。既然可以用回收再利用的办法造一根指头,那么造一对翅膀的可能性好像也不是零的样子……

3 我认为最靠谱的办法,是干脆把能用的脊椎都用上,让这张翅膀覆盖全身。一段脊椎上伸出的骨头不够灵活,难以演化出复杂关节和肌肉,那多几段总行了吧?最后的结果可能会是波浪状的飞行,像这样:


这样的运动方式在自然界里其实也有,只不过不是飞,而是游泳,比如某些海蛞蝓的泳姿:

总而言之,如果你想让龙拥有强力的翅膀,那么就可以把它设定为鸟龙,前肢演化成了双翅;但是如果觉得龙还是四条腿的好看,那么最好是请出空尾祖蜥的伟大传统。



暂无回复

添加回复
回到顶部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