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07.09

与进化有关的恐惧

本文作者:riset

young woman with her head in her hands恐惧真是种奇妙的感觉,老鼠、昆虫、广场和电梯都能让一些人恐惧得不能自制,但打着恐怖噱头的B级片上映时,影院却总会坐满主动接受恐惧洗礼的观众。

恐惧自何而来,它的生理基础是什么,到目前,人们只是了解些许皮毛。很多研究者认为恐惧感之所以根深蒂固,可能与进化有关。

前不久,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戴维·拉基森教授在婴儿身上进行的试验似乎就说明了这一点。他的试验对象是一些11个月大的男婴和女婴。研究开始前,他首先将蜘蛛图片与恐惧表情图片放在一起展示给孩子们看,这是为了在他们心中建立蜘蛛与恐惧的联系。而后,拉基森展示了另外两组照片,一组包含了蜘蛛和欢快表情,一组则是鲜花与恐惧表情。

结果发现,男婴注视两组照片的时间均等,而女婴明显更加关注第一组照片。这意味着男婴并不认为蜘蛛与恐惧有什么联系,而女婴则相反,她们能够迅速建立这类联系,认为蜘蛛就是恐惧的代名词。事实上,在更广泛人群中进行的调查也印证了这一点——据统计,约有5.5%的成年人和儿童怕蛇,3.5%的人害怕蜘蛛。惧怕蜘蛛、蛇和其他危险动物的女性比男性要多4倍。

面对这样的两性差异,拉基森解释说,这表明女性能够更快地产生对危险动物的恐惧感。由于女性的生育窗口较男性短很多,而且在史前社会,一名男性可与多名女性生育子女。这意味着承担照顾幼儿任务的女性拥有自己子女的数量较男性少,一旦受累于危险动物的攻击,幼儿就不会有人照顾,后者的命运几乎就是九死一生。而男性承担了养家糊口的重任,在丛林法则统治下,他们除了努力克服恐惧感外,别无选择。

作为感觉的一种,恐惧自然与大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在已经可以确定,大脑中的杏仁核是控制恐惧的神经中枢。在这个控制中枢里,美国爱荷华大学的神经科学家约翰·温米与其同事揭开了为什么窒息总与恐惧同步而至的秘密。

他们发现在小鼠的杏仁核处,有一个名为ASIC1a基因表达量很高。当正常小鼠突然闯进二氧化碳浓度很高的鼠笼中后,会被突然而至的窒息感吓得呆住不动,但缺失该基因的小鼠却对这样的环境没有丝毫的恐惧感。不过,当科学家将一种能够表达ASIC1a基因的病毒注射到缺陷小鼠的杏仁核处后,它们对窒息的恐惧感又回来了。

在另外一个实验中,温米还有一个意外的发现。正常小鼠在高浓度的二氧化碳环境下,杏仁核处的pH值会下降,也就是稍稍有些变酸。原来,吸入的二氧化碳会促使大脑中杏仁酸的水平上升,从而激活了ASIC1a基因并表现出恐惧。而后温米又向这里注射了一些碳酸氢钠溶液(就是人们平时发面用的小苏打,其水溶液呈碱性)来中和这种酸性,并抑制了pH值的下降,小鼠的行为顿时发生了巨大变化:它们也能“无畏”地面对窒息的环境了。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精神科医生理查德·多克提到,迄今为止,尽管已经探索多年,但焦虑症与基因之间有何联系,人们仍旧一无所知。他认为,这项研究真的很有价值。至少从小鼠身上看,ASIC1a可能将会成为人们对付焦虑症的一个新靶点。

扩展阅读

[小红猪]无畏者的奇妙人生

关于本文

题图出处:www.womenshealthmag.com



暂无回复

添加回复
回到顶部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