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12.29

边境

本文作者:田小森

三年前第一次上西藏,想借着出野外的机会顺便把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天堂”游览一番,但是我们的工区总是在相对固定的地方,能看见的也只是在前往和返回的过程中沿途的风景。其实,在相对固定的地方呆着也有一个好处,就是会逐渐对周围的事物产生一些相对有意思的理解。

正如仲巴这个地方,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是日喀则地区西部的一座缺水又缺电的小城镇。在许多背包客的眼里,这里是进入阿里所需要经过的地方,而在我们这些从事地质人的眼中它所能代表的是一扇窗,窗户的另一面是发生在55个百万年以前的一次相会:这次相会不仅让两片隔海相望的大陆紧紧的拼贴在了一起,同时也树立了一连串耳熟能详的山脉。这些山脉在地理上树立起难以翻越的隔离,同时也在“国家”的概念之下,划分出一条绵延的“边境”。

从仲巴向南望去,走过直线距离不到70公里的山路就是尼泊尔,这座深深侵润着佛教文化的国家被另一个文明古国——印度所环绕,向两边延伸,印度与中国也有着长约2000Km的边境线。

暂不提那些依然处在西方文明扩张过程中带给这两个文明古国的伤疤,如果对地质有兴趣,我们倒是可以聊一聊“边境”这个词在古地质过程中都发挥着什么样奇怪的作用。

如果说板块构造理论已经家喻户晓,那么拿出一只可以显示地形高低的地球仪,我告诉你印度板块在很久以前就逐渐向北漂移,并俯冲在了欧亚板块之下,请凭借你自己的想象力和判断力在地球仪上画出一道它们之间的接触界线,你会画在哪里?

【图一:可显示地形高低起伏的地球仪】

环视地图,我们会发现,在喜马拉雅山脉的两侧有着巨大的地形变化,它的北面是平均海拔高达4000~5000m的青藏高原,而它的南面则是海拔不过几百米的恒河平原,如果在大脑里构想出一块板子下插到另一块板子之下的画面(我们暂且把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比喻成两个厚度相似的板子),那么他们之间一定会形成明显的高差变化。如果你还是无法确定,那也可以拿起身边的两本书,将一本书放在另一本书的边上,观察它们叠加边缘明显的高差。

基于这样的常识,我们可能草率的推断出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接触界线就处在喜马拉雅山脉南侧这一条巨大的高差起伏带上。然而,事实却远非如此简单,早在之前,关于这两个板块接触边界的问题就一度引起过巨大的争议,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位置上,各派地质学家都在自己的证据和推理上众说纷纭。

在我们试图找出这两个板块接触位置之前,不妨先想想什么样的方法和证据可以确定出这样的一个条带。基于对现代大陆和大洋的观察,若想要北美板块与欧亚板块相遇,首先得克服隔在他们之间一望无际的太平洋的距离,而且在持续接近的过程中,还要使组成太平洋洋壳的物质不断的消减俯冲到某一板块之下。

在远古时期,印度板块向北运动过程中,其实也发生着同样的过程,当时的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之间隔着一片叫做特提斯洋的大海,盛装着这片大海的洋壳则不断的向北俯冲到欧亚板块之下,随着特提斯的萎缩,印度板块不断向北突进,直到有一天印度板块的陆壳和欧亚板块的陆壳相接触,他们便正式见面了。

由于远道而来,印度板块一路上经历了许多的波折,即使与欧亚板块共同组成了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广阔的陆地范围,我们在它的身上也能找到许多磨难的印记和消失的特提斯洋的证据。这些印记中最典型的要数那些组成洋壳的物质,它们在不断的俯冲消减过程中发生破碎和刮擦,并始终夹持在两个板块相接触的位置上。从最底部开始的超基性岩、基性岩、枕状玄武岩和它们之上沉积的深海软泥、硅质岩和灰岩等都是较为典型的洋壳组成物。地质学家通常将这些洋壳的残片组合称作为蛇绿岩套,大范围长条状分布的蛇绿岩带常常指明是两块大陆间的海洋最终消亡的地方。

想要确定喜马拉雅山前巨大的高差带是否正是它们相会的地方,我们只需去那里寻找蛇绿岩带的身影。但遗憾的是,考察过那里的地质学家都知道,在喜马拉雅山脉沿线以南除了大量的结晶岩以外,并没有蛇绿岩的印记可循。不过不必沮丧,跨过喜马拉雅山脉最高的那几座山峰以北的青藏高原上倒是出现了它们的身影。东起察隅,向西沿泽当、日喀则、仲巴一线一直延伸都依稀出现了蛇绿岩的踪迹。

【图二:图中彩色条带可大致代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在西藏地区的分布范围】

这条东西延伸上千公里的条带足以让许多的地质学家兴奋不已,这里不仅找到了蛇绿岩,同时也找到了如蓝闪石片岩等代表着高压低温变质环境的特征产物。你得知道,对于两大陆的碰撞过程,高温低压可是它们可以造就的典型变质环境,高压低温变质矿物的出现相当于是识别它们的标志。

当这些证据再结合上这个区带上出现的十分符合现代地学所认识到的缝合带特征的混杂岩堆积,对于一个地质学家而言,把这条蛇绿岩带确定为两块巨大大陆最终接触的缝合带已经是十拿九稳的事情了。

在地质学家欢愉的同时,我们似乎愁眉不展,相对于喜马拉雅山前惊心动魄的山势而言,沿着这条缝合带的地形简直可以用波澜不惊来形容,像这样的地方如何会成为一块巨大的板块向下插入另一块板块的接触带呢?

我们似乎犯了一个错误,如同“光线”对每一个建筑家极为重要一般,“时间”对于地质学家而言也是拥有着无上魔力。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时间虽然没有完全确定,但是至少它发生在大约五千五百万年前左右是无疑的。数以千万年的时间早已改变了它当时的地貌,碰撞的挤压和摩擦让接触带极为破碎,它很快在强有力的风吹雨打中被磨平了印记,在地形上变得和周围并没有明显的区别。

当我们现在站在这条缝合带上用快镜头的方式想象整个碰撞过程时,心中的震撼并不会比看好莱坞大片要小。“边境”一词从地质的角度来理解,不过是条来自远古的界限。这条界限在时间的打磨下变成人们休养生息的家园,所有的阻隔都在风吹雨打中褪去原来的锋利变得温润。

从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来看,在地史时期曾出现的超级大陆远不止一次(为了行文流畅,我才不告诉你现在认为是两次呢~),而且现在澳大利亚板块正不断的向北漂移,如果某一日太平洋逐渐减小消失和欧亚大陆东部相撞,澳大利亚也拼贴在欧亚大陆的下方,那么一次新的超级大陆也将应运而生。那时再来讨论“边境”,可能只是指海与陆的边界吧,毕竟再没有20个百万年的时间,以上这一切都很难实现,而在20个百万年之后的人类社会会怎样,谁能说得准呢?



暂无回复

添加回复
回到顶部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