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11.13

本文作者:量子熊猫

在漫漫无度的日常中,大部分时间里,我关心“怎么办”胜过“为什么”。怎么烧饭,怎么用电脑,怎么锻炼身体;小一点,怎么收拾书柜,怎么缠耳机线,怎么……好吧,怎么会有人关心如何测量冰箱的体积呢?!如果他下一站不是消费者协会的话。就这样,我错过了一系列“为什么”问题,这类问题并非都以“为什么”开头,却几乎都需要停下手头的事情去刨根问底。为什么挤出来的沐浴露会打圈圈?汤圆会在锅里翻跟头,而饺子为什么不行?猫和狗真的会看动画片吗?面对现象,我不是没有产生过好奇。但有太多的事情能让人暂时放下这个念头,去忙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了。而这一放,恐怕就再也没有时日把它们捡起。

也不是没有人关心这些事情。远的,有伴随几代人成长的《十万个为什么》;近的,英国著名科普杂志《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有“最后的话”(Last Word)专栏,让读者回答各种刁钻古怪的问题。而在国内,科学G6的作者们从2009年开始利用网络平台搭建了Dr.You 栏目。如它的名字,这个栏目让充满好奇心的读者充当一回解答问题的人——你就是这一次的问不倒博士了。这群人把这个栏目坚持了三年多,每一期的小问题都会有至少十几个成员出题,讨论,分检读者来信,找相关专业的同学评审答案,再做一些文字编辑工作刊出。其中不少优秀的内容授予平媒刊登,成为很受欢迎的趣味专栏。及至后来,其中最为精华、其解答过程繁复得几乎不可复制的那部分汇集成书,成就了这本《再冷门的问题也有最热闹的答案》。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有人会担心,这是否又是一本将科学弄成猎奇的杂耍科普。毕竟,人们平时叫做科学的事情是复杂而多层次的,绝不会止于冷问题,或者答案的热闹。专业的读者和敬业的编辑证明了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先说读者。他们让我们感叹身边隐藏了不少高人。例如一个问题,如何用便宜的设备验证地球是圆的?大多数人也许也能想到,小学地理课上,老师举的关于帆船和太阳的例子。可是,就有Aqdd和Laoma两位网友,用铅垂线的办法和飞机照相的办法,试图证明地球的形状。而且不是光说不练,答案中非但给出了想法,还详细阐述了原理,甚至包含一些计算过程。这些办法是否一定能无缝对接呢?倒也未尽然,科学编辑在处理这些稿件时都给出了点评,对于可能的误差、细节的缺陷,大家要煞有介事讨论一番。跟随这个过程,仿佛做了一下大脑有氧运动,一下子就把人从工作的案牍劳形里拽出来。运动过后,你会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就很有启发,而“探索之乐趣”可能比“知道了答案”重要得多。

如果前述例子有点天马行空,另一些内容则会让你感到,除了“啊哈灵机一动”,Dr.You还带来了“原来是这样”的豁然开朗。例如“大脑·Mind”一章中,“啊,就是那啥啥……”一文说的是我们为什么会突然忘记要说的事情叫什么名字,而“字为什么变陌生了”一文则在探讨为什么长久地盯着一个字看,会觉得这个字好像不认识了。相信所有人几乎都有过类似经历,但却不大会停下来想想这是为什么。前者在心理学上称作“舌尖效应”,是研究语言产生机制的切入点,其命名要回溯到1890年,威廉·詹姆斯在名著《心理学原理》中首次指出这个现象;后者有字形饱和、语义饱和等解释,是研究阅读神经机制的一个窗口,这方面的研究也已经有近二十年的历史了。可见,那些不断追问为什么的先驱,早就把这些不经意就会错过的事情捏在手里仔细端详,甚至通过一个小小现象,窥探到了世界的重大秘密,比如人类的大脑。以上这类问题的答案,就不光来自于读者的努力思考,更多还来自读书翻文献。

灵机一动的感觉固然美妙,而获悉自己关注的问题前人原来也想过且早已走得那么远,更是能带来震撼。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里体现了一种知识的热情。王小波曾经告诉我们,求知本身就是美的。生活中见过太多的浑浑噩噩之后,简直要忘了那些乐于求知的人的存在,然而通过一个小小的科学栏目,又蓦然发现,他们就在我们身边。这些人未必一定生活在学院里,也绝非那些行为古怪、不合时宜的人。相反,他们只是对刨根问底这件事本身抱有热情。尽管“我知道”可能值得炫耀,可能让自己显得很酷,可能来自工作所需,但更多时候,那些也并不重要,求知本身就足够了。求知欲驱使之下,花费时间,查阅资料,思考问题,撰写答案。正是这样的读者,和科学G6这群可爱的科学编辑一起,让当年十万个为什么的盛况重现了一点点。如果那股子爱智慧的劲头,切实唤起了你心中的什么热情,那么现在加入进去,尚未为晚。

用不着把寻找答案这件事当成一次考试,一生中各式考试已经够多,就把它当成一次智力上的嬉游吧,而愉悦,便是奖品。

已发表于《晶报深港书评》



暂无回复

添加回复
回到顶部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