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5
本文作者:BOBO
只要人存在,毒就不消失;毒物像一个标杆,衡量着每一个时代。
毒药是为了谋杀,谋杀则为了权力。谋杀可谓是真邪恶(pure evil)。借助毒药之手,古今中外不知多少名人,不知不觉间被谋杀。不久前受人热议的一例,便是于2004年猝然离世的阿拉法特。据称,阿拉法特的内衣、牙刷等遗物上,沾染了“超出常规的”放射性元素钋-210。
《致命元素:毒药的历史》一书的作者约翰·埃姆斯利是位化学家,曾在伦敦大学从事了20年的化学研究工作,后来摇身一变成为剑桥大学化学系的驻校科学作家。他对每一种毒药都了若指掌,事无巨细地从其在身体内含量、医疗用途及其在历史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讲述。在作者看来,“投毒案件之所以令人如此着迷,是因为现在我们可以用最新的技术对其进行重新分析,从而发现前人所无法发现的真相”。用当今的高科技,重新审视拿破仑、贝多芬、莫扎特的死亡之谜,的确够有探秘破案的快感。
若想投毒,得先有毒药。毒药的出现,则伴随着炼金术的发展。炼金术源远流长,最初则与人们的本性相关,要么大发横财,要么长生不老。寻找“点金石”或“不老仙丹”,自然成为炼金术的核心。囿于化学知识的有限,各种各样的有毒元素使炼金术师不知不觉中毒,最常见的一种就是汞。汞又称水银,它是一种流动的金属,在最简单的水银温度计、血压计里,你就能观察到它。汞的迷人特性,最受炼金术师热宠,无形中促进了科学革命的发展,也成为第一种“致命元素”。就连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大科学家牛顿,其实将大部分时间投向了炼金术,还不忘嘱咐好友“不要将他在炼金术方面的兴趣告诉别人”。很遗憾的是,牛顿后来的疯癫、行为异常,很可能就是炼金过程中,身体吸收了太多的汞与铅所致。
全书从汞开始写起,随后重点介绍了铅、砷、锑、铊这几种元素,将我们带入了毒药的世界。铅是我们所熟知的一种金属。它是一种“有用的、神奇的、难以预测的、危险的,而且还是致命的元素”。比如说,很多低档美白化妆品都可能含有铅,这是利用了铅的化合物,也就是俗称的“铅白”,显露出纯净无暇的白色。铅在罗马帝国的灭亡中,也充当了”帮凶“的角色。古罗马人的饮用水、葡萄酒里都受到铅的污染,导致人们出现慢性铅中毒,其表现是不育、流产、便秘、头痛等。
不过,“通过投毒实施谋杀在今天也许已经成为一门没落的艺术,这主要应该感谢法医分析领域所取得的进展:如今只要一个人的死因被怀疑为投毒,那么几乎肯定可以从他的身体中找出致死毒物。”现今的毒物检测,早脱离了原始的烧杯、试管、酒精灯,检测技术早已进阶,精确度提升到百万分之一克的水准。换言之,靠毒物谋害已不是隐秘廉价又高效的好选择。更何况,毒物检测的范围也大大扩展,涵盖胃内容物、血液、尿液、头发等各种人体组织。现实世界里,人为投毒谋杀的案例已日趋减少,我记得的一个数据是,美国FBI曾有报告,2004年美国境内发生的14121例杀人案中,只有11例采用投毒方式。不过,工业污染导致的环境重金属污染越发严重,也必将成为一个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约翰·埃姆斯利是一位化学权威,想从科学上对本书挑点错,几乎是不可能的。不过,本书绝不适合一口气读完,最好每日翻阅一节,既领略一些致命元素背后的科学,又从投毒案例中察觉人性悲欢。唯独让我遗憾的是,书中大多例子尽管四处搜罗,很多却少有人闻。书中例举的欧美各类投毒谋杀案例,占据了大量的版面,仿佛是为缓解大量化学知识的专业性,而特别设置的清新小阅读。不过,饶若作者曾研究过中国史料中的诸多投毒案例,便会顿然有小巫见大巫之感。更何况,除却几个经典案例外,欧美读者对原版书中的投毒谋杀案例也倍感陌生。
本文已发表于2012.08.12《晶报》深港书评。
暂无回复
添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