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
本文作者:花栗鼠习作
作者:血花刀剪
200多年来,动物园以掠夺野生动物资源为代价,为公众带来了不出远门便可欣赏世界各地珍奇动物的福利。世易时移,随着20世纪后半叶环境恶化、物种濒危和动物福利等问题日渐受到关心,传统动物园模式的公众形象变得岌岌可危。
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与实现社会价值,当代动物园的角色正在发生巨大转变,从野生动物保护的对立面变为这项事业的先锋干将——尽管在整个动物园行业中,这一转变至今还远远没有完成。
难担使命的“诺亚方舟”
说起动物园对野生动物保护的贡献,或许不少人会想到麋鹿、普氏野马、阿拉伯长角羚……甚至华南虎的例子。对于一些濒危物种来说,既然天然栖息地守不住,偷猎贸易禁不了,那么身处文明社会的动物园或许能成为给它们保存一线骨血的最后希望。
可叹的是,人类给动物建设新家园的本领,远远不如摧毁它们的家园来得出色。麋鹿其实早在几个世纪前就已野外灭绝,至今也只享有几个不大的保护区;普氏野马的野外放归也才是万里长征刚迈了几步;阿拉伯长角羚因为再遭严重偷猎,已重新登上濒危物种红皮书;拯救华南虎更是希望渺茫。即便是每年人工繁育N只熊猫幼仔的成都大熊猫繁殖研究基地,也难掩专家对野生熊猫种群衰退的担忧。朱鹮、加州神鹰、金毛狮狨等的放归虽还算成功,但离它们在大自然中重新扮演自己的角色,还有很长距离。
【阿拉伯长角羚(Oryx leucoryx)于1970年代初接近野生灭绝,随后欧美多家动物园共同参与了这个物种的拯救行动,在种群初步扩大后重新引入其在阿拉伯半岛的天然栖息地,被视为成功范例;然而由于非法猎杀难以禁绝,野生的阿拉伯长角羚近年来再度数量剧减。如果它们在自己的家乡难以为继,动物园的拯救努力最终将付诸东流】
人类科技发展到今天,作为人工环境的动物园,仍远远无法再现动物们原本所处的自然环境。上过自然课的我们都知道,每个物种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温度、湿度、光照、水体、土壤、其他动植物和微生物……是所有这些因素共同造就了它们的模样,决定了它们的行为方式。如果一种动物不能在野外环境中延续生存,那么再多的人工繁育努力都是没有意义的。
在动物园里,一些动物对寄人篱下的生活适应良好,吃嘛嘛香,子孙满堂,却丢掉了需要后天学习的野外生存本领;更有不少濒危物种很难在动物园中繁衍生息,比如块头大、脾气怪的黑犀牛,难以离开高原极端环境的雪豹,需要自由飞翔的食猿雕。对于许多濒危的两栖爬行动物、鱼类和无脊椎动物,人类对其习性还了解甚少,人工饲养成果不大也在所难免了。
【几乎所有大型猛禽在人工饲养下都无法成功繁殖,无论笼舍多么高大宽敞。在动物园尽量减少猛禽的饲养,或者以展示受伤被救助后无法返回野外的个体为主,或许是今后的一个发展趋势】
动物园“方舟”还面临舱位有限的问题:一家动物园面积不过数十、最多上百公顷,给每种动物的空间能有多少?且不说动物园还要吸引游客以维持生存,展出诸如长颈鹿、海狮、孔雀这些尚无灭绝之虞但易于饲养繁殖、富有观赏性娱乐性的动物,而很难将主要资源用来维持几个濒危物种的大种群。至于不吸引眼球又不好养的蜥蜴、蛙类或昆虫就更别提了。为此,在为拯救物种建立“辛德勒名单”时,动物园不得不一次次进行残酷的抉择,挑选一小部分物种而放弃其他。
【海狮池几乎是美国大中型动物园的“标配”,相当于中国动物园里的猴山。有批评者指出,加州海狮野生数量尚多,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力也强,不值得动物园为其耗费宝贵的资源;然而没有几个美国动物园愿意放弃这种活泼讨喜会表演、能帮助圈钱的动物。】
类似的抉择,其实也存在于濒危物种的野生种群保护中,科学家常常需要克服“不让一个物种在我们手中灭绝”的理想,忍痛割爱。不过,就所耗费的资源而论,在许多情况下将主要希望留给大自然的恢复力本身,仍比花大力气投入人工繁育更合算。
无处不生态,鸟兽鱼虫皆闪光
尽管动物园并非最合适的濒危物种终极避难所,但在当今全球刻不容缓的野生动物保护大业中,动物园依然肩负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职责:“综合保护”和“保护教育”。
通俗地讲,就是动物园应该成为真正的动物保护组织,不仅投入濒危物种的繁育与研究,参与野生种群和栖息地的保护,同时通过向游客传播知识、增进理解、影响态度、引导行为,鼓励更多公众和社会力量参与到野生动物保护之中。可以说,动物园能够成为动物保护的宣言书,宣传队,还有播种机。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空洞,好像也没太多新意?那么就先介绍下其中的重要理念吧:“每一只动物必须扮演一个角色”——动物园饲养每一个物种、每一只个体,应该既不是为了增加收藏规模而凑数,也不是为了单纯的猎奇娱乐,而是能通过它们阐释自然生态的美丽、复杂、和谐与脆弱,阐释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
【北京动物园狮虎山改造后开设的“观光隧道”,不仅增加了尊重动物的平视参观方式,还设有老虎生活习性、野生虎保护、动物园丰容等多项科普介绍,使游客获得比单纯看热闹更全面的观赏乐趣,对这种濒危大猫产生更多的尊重与关爱,同时也了解动物园为保护它们所做的努力】
在新的要求下,单纯以动物种类、数量多少来衡量优秀动物园的标准已经过时了(尽管各大动物园出于虚荣心、思维惯性和商业考量,仍难以遏制对珍奇物种的收集癖)。今天的动物园给每种动物安排尽可能符合其习性需求、接近栖息地生态的饲养展示环境,已不只是为了让游客看着舒服,提高动物个体的福利,更是让各个物种在园中生生不息,以及在园内开展环境教育的必然需求。
动物园长期被指责为野生动物资源破坏者,很重要一点就在于许多物种在人工饲养下难以繁殖,甚至活都活不了多久,总是死一批再换一批(小型食肉兽和两爬尤其可怜)。究其根源,往往是动物园对它们的习性了解不够,饲养条件没能满足它们的需求。目前西方一些动物园在设计新展区时,会与其他科研机构开展合作,甚至自己派人赴野外栖息地考察,以收集相关动物的生态信息,指导自己的工作。
对于那些饲养数量少的濒危物种,各地动物园除了量力而行,还有一项重要工作是相互联合起来,共同给每种动物在人工饲养下的每只个体建立“家谱”(谱系簿),该换血的换血,该配对的配对,从而减少动物近亲繁殖、亚种杂交或孤独终老的情况,尽可能实现人工种群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如今中国大陆多家海洋馆里都有白鲸展出、表演。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1年香港海洋公园引进白鲸的计划却在公众抗议下取消,原因是白鲸几乎无法在人工饲养下繁殖,而野外捕捉不仅加剧这种濒危动物所受的威胁,而且饲养来自北极海洋的白鲸需要提供制冷,所耗费的能源会加剧全球变暖】
另外,除了给所饲养动物创建良好的人工居所,动物园作为城市园林,园内环境本身也应当成为“生态园区”的样板,为鸟类、小型哺乳类和两栖爬行动物、昆虫等本土野生动物以及植物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在本地物种多样性保护当中尽一份力(至于流浪猫这种小动物杀手和传染病源么……呵呵)。
游玩即学习,展览即教育
每只价值5000美元的倭黑猩猩或是价值50美分的牛蛙,哪个更能带给游客愉悦和启发?答案似乎显而易见。但早在1968年,一篇名为《如何展示牛蛙》的奇文却描绘了一个颠覆动物园传统形象的“牛蛙世界”:
【就算再貌不惊人的物种,也有自己独特的故事。把一两只牛蛙扔在玻璃展箱里,像对待超市商品一样贴上几行枯燥无趣的说明,远远不能体现这个物种的价值】
野趣盎然的池塘里,生活着牛蛙和各种美国本土水禽、水龟;展厅墙壁上嵌着饲养各种蛙类和蝾螈的展箱,以及对两栖动物悠久历史和显赫祖先的介绍;一个小放映间里播放《牛蛙世界》小电影,讲述一只牛蛙如何完成自己的生命历程,最终死在DDT喷雾剂之下;四个模拟自然栖息地的半封闭小型布景,同时展现牛蛙一年四季的生活;通过声光电手段,让游客听到美国各地郊野蛙类和伴生动物的叫声;作为牛蛙食物或是天敌的各种动物也被展区接纳为住户;在展区的最后,讲述的则是一个不那么美好的未来——等到一种种野生动物相继消失之后,人类只剩牛蛙为伴的那一天是否会感到寂寞?
这篇文章40多年来被西方动物园界誉为“行业圣经”,其中阐述的理念也已在一批批国外新展区中或多或少化为现实。如果说只有受人欢迎的物种才能得到良好保护,那么动物园能做的,就是让更多野生动物被人们所了解和喜爱,让更多人明白动物保护的内涵,从而促进保护动物的实际行动。
当然在这个全民娱乐的年代,就连昔日高贵冷艳的博物馆、学术书也得放下身段亲亲民卖卖萌,作为城市中最具人气休闲场所之一的动物园更不能板起脸装深沉,像主流文艺界一样教育人:游客进动物园是来玩耍放松的,不是听你讲课说教的。而且研究表明,光是获取知识并不能直接影响人们的行为,动物保护却已经等不起了。
网络时代科学传播的一个趋势,就是“娱乐”不再只是“教育”这个目标的实现手段,而要让受众在娱乐中收获,因学习而娱乐,在知识与情感方面都有所收获。因此,动物园仅仅多做一些科普标牌展板是不够的,如果多策划开展生动、有趣、互动的主题参观活动,尤其是针对中小学生等特定受众群时,会取得更明显的传播效果。比如青蛙与蛇等本地常见动物的减少,宠物贸易对野生动物生存的影响,以及丹顶鹤与湿地减退、大猩猩与雨林砍伐、北极熊与气候变化等,都是颇有价值的保护教育主题。
【科普教育并不是外加于动物常规展示的“附件”,而应与其融为一体,互为增色,尤其是发挥动物展示对激发游客环保意识、促进行动的重要作用。纽约布朗克斯动物园的“刚果大猩猩森林”展区中,游客参观完动物后会看到一个介绍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非洲雨林保护项目的展览,并选择将门票钱投给自己所支持的项目。(来源:www.zoolex.org)】
这就再次显出了生态化展示的价值(参见《【好动物园应该什么样(一)】生态化展示:仿真自然的梦想》):游客只有看到动物快乐地生活在接近自然栖息地的环境之中,才有可能充分感受到动物之美与自然之美,进而在心中自发产生“爱动物,爱环境”的意识。如果是对着趴在铁笼子里水泥地上脏兮兮的老虎谈野生虎保护,无论标牌内容如何天花乱坠,讲解员如何唾沫乱飞,恐怕游客只会感叹“虎落平阳被人欺”,顺便把动物园看成迫害老虎的帮凶之一吧?
迎合还是引导,这是个问题
在传媒业高度发达的21世纪,许多珍稀动物的形象对现代都市人已不再陌生;不过要想亲眼看到活生生的珍稀动物,去动物园仍是最简单的途径。世界各国的动物园及水族馆每年迎接全球1/10的人口,它们在吸引游客对野生动物的好奇心方面,依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看着《动物世界》长大的现代人或许已很难想象,百多年前的欧美动物园第一次展出大象、黑猩猩或是海豹时,曾在城市里引发了什么样的轰动。那么面对今天见多识广的游客,动物园还有必要继续在猎奇这条路上“突破自我”吗?
【白虎是无法在自然界生存、且现存个体均出自高度近亲繁殖的孟加拉虎变种,并没有生态保护价值,说是人类的一个错误也不为过。然而国内外许多动物园至今仍保持着对白虎的恶趣味,尤其是广州长隆(香江)野生动物世界拥有150只以上的“世界最大白虎种群”,官方宣传材料乃至老总本人接受采访时也常以此为荣,将其称为该园的“珍稀动物繁育成就”大书特书。】
一种选择是,游客想看什么,就尽量展出什么;游客想做什么,就尽量满足什么。于是,动物表演、动物合影、白化动物、杂交动物(如狮虎兽)……至今仍是一些动物园吸引游客的重要招牌。
不过,在全社会科学文化素养逐渐提高,动物福利与生态保护日益受到关注的大环境下,那些违反科学、伤害动物的展览项目只会越来越受到批评,长此以往损害的是动物园自身乃至整个行业的形象。与其为一点眼前利益昧着良心厚起脸皮,动物园不如以更具前瞻性的眼光和手段,走在公众观念的前面,以身作则引导人们如何关爱动物、关爱自然,哪怕起初只能影响一小部分游客。(当然前提是保证动物与游客的安全,比如亲手触摸动物的项目,在国内动物园中恐怕就应慎重开展,并严格控制现场秩序)
【游客被请进动物园参加科普活动,在更多了解野生动物与大自然的同时,也会增进对动物园本身工作的认识,并向身边的人传播,从而使动物园赢得社会的更多支持。图为2012年12月初的“北京动物园科学行”活动中,来自北京四中的中学生体验者们在听饲养员介绍神兽。(来源:www.beijingzoo.com)】
动物园并不会孤军奋战。在一个城市的动物科普场所中,动物园、自然博物馆和生态公园各有各的优势,可以相互联动起来,发挥各自资源、人员的优势来实现“1+1+1>3”的效果(其实根据国际博物馆协会的定义,动植物园和自然保护区都属于“自然博物馆”行列),打造形成“大科普”链条,满足人们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科普需求:
游客在动物园,可以从欣赏动物中获得愉悦,感受它们的美好与脆弱;到自然博物馆,又能了解动物的内在结构与分类、演化,学到更多系统的科学知识;去市郊的生态公园,从细微处体验真正的大自然,探寻身边野生动物的生活……通过体验不同的科普服务,对大自然的认识与感悟也会不断加深。
如果你仍为动物园剥夺了动物自由而耿耿于怀,那么不妨这样理解:这些居留在人间的动物,是连接人类社会与大自然之间的纽带,帮助自大愚蠢的人类了解野生世界的使者。为了感谢并善待它们,作为游客需要做的是别在动物园里投喂、恫吓,保持文明观看;而动物园除了吃喝管够,有病管治,凑钱修新馆,还能做些什么来改善它们的生活呢?请看下期——《丰容与训练:在调教中增进幸福》
参考资料
•《动物园设计》,张恩权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动物园的历史》,[法]埃里克•巴拉泰、伊丽莎白•阿杜安•菲吉耶,乔江涛译,中信出版社,2006
•如何展示牛蛙:一个动物园人的梦,[美]威廉姆•G•康韦,@巴罗晒太阳 译(发布于新浪长微博)
•动物园里的物种存亡战,胡超平编译,《南方都市报》地球周刊,2012-06-17
•世界动物园与水族馆协会(WAZA)网站http://www.waza.org/en/site/home
•WAZA动物园展区设计网站http://www.zoolex.org
暂无回复
添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