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11.13

记忆还是独家货吗?

本文作者:冷月如霜

你还记得初恋情人的模样吗?我认识的朋友中,大多已然断绝了与初恋的来往。然而这并不是一种薄情寡义。对他们而言,那段青涩的记忆是一种很私人的东西,只适合尘封于内心的最深处,生怕现实的触碰会让泡沫破裂。其实又何止是感情,每个人的记忆都有能够添油加醋作为谈资的一部分,也有偶尔回忆起而唏嘘不已的时候。如果有一天,当我们能够随意改变我们的记忆时,你会选择消除自己的部分记忆,还是会把它改写成happy ending呢?

用“有生之年那么高级的技术恐怕无法实现”作为借口来搪塞过去是行不通的,目前人类已经摸到了改变记忆的大门——2012年3月,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成功“劫持”了小鼠的一段记忆,并让这段记忆在另一个不相关的场景得到重现。这个来自加州的研究团队在小鼠的神经元上“安插”上了一个特殊的神经受体。当这些转基因小鼠在遭遇电击后,电信号能够激活这个神经受体,并使小鼠对电击产生恐惧感。而这个神经受体不但能够被电信号启动,还能被其他化学物质打开。当这些已经对电击产生恐惧的小鼠在接触到特定的化学药品后,它们脑中的神经受体也会被激活。哪怕这些小鼠并没有受到新的刺激,它们也会回忆起曾经遭受电击的痛楚。也就是说,在药物的作用下,它们的记忆发生了偏差。曾经平淡无奇的环境也变得恐怖莫名,难以忍受。

没有人想让自己的记忆被别人操控。如果记忆能像电脑里的文件那样随时可以进行备份该有多好。更高级点,有朝一日,我们能像《哈利·波特》里面那样把记忆存在一个个小瓶子里妥善保存吗?很遗憾,目前我们对人类大脑的认识尚未达到如此的高度,不过这也绝非没有发生的可能。

想要将记忆转移到其他介质上保存,最关键的一点是弄清记忆产生和保存的机制,这无疑需要对大脑有极其深入的研究。人类大脑内的神经元瀚若星河,想要一一理清它们的功能和关系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于是科学家们将目光投向了一种叫做“线虫”的小蠕虫。这种蠕虫体内有302个神经元,数量和位置都相对固定,提供了一种极为便利的生物模型。而在另一方面,储存这些记忆的介质也有了眉目。南加州大学神经工程中心主任博格教授制造出了一种小芯片。在大脑切片中做的一次体外实验里,博格的芯片能够很好地执行神经细胞的功能,准确度更是高达95%!下一步,博格的计划是将这个芯片植入老鼠的大脑内,以期能够替代产生记忆的部分——海马体的功能。

20110620120604_61335

 【博格教授 图片出处:译言(yeeyan.com)】

这些技术虽不足以立刻对大脑的功能进行模拟和仿真,却让人在不远的将来看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陷于感情中无法走出,或在工作在有不愉快的经历?修正记忆有助于我们重新找回积极的心态;想与人交流又不想产生误解,或者想对好友袒露心扉?也许将你的记忆“存”入芯片,像U盘里的数据一样“传输”给对方或许是个不错的主意。除去这些,一些目前难以攻克的生理疾病也有望得到缓解。帕金森症和阿尔兹海默症都是发病率较高的神经性疾病。病情严重时,患者会丧失运动能力,甚至无法辨别出家人的模样。能够实现神经元功能的芯片无疑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治疗手段。

可以想象,未来对于保护隐私的定义势必会加入和记忆相关的条目,而名人脑中的小芯片恐怕也会沦为娱记觊觎的目标。想要保护好自己的独家记忆?《X战警》中万磁王戴的钢盔或许会是个不错的选择。



暂无回复

添加回复
回到顶部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