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本文作者:云无心
2012年6月发生的伊利的配方奶粉“汞异常”事件一如既往的引发了网络上一片“到底还有什么能吃”、“只能买进口奶粉了”的喊声。不过,这次事件跟以前的食品安全事故有所不同,因为国内外的奶粉标准中都没有汞含量检测。这就令人不解了,为什么有的有害物质不要求检测?
汞,漏网之鱼?
汞是一种人体不需要的重金属,能对人体产生危害。尤其是对孩子,很少的量就会影响发育。很多人难以理解,危害这么大的有毒物质,为什么奶粉中没有限量标准,也不进行检测呢?
跟三聚氰胺不同,汞对于食物没有任何价值。从奶牛的饲料到最终的奶制品,任何一步都加入汞都不会为生产者带来好处。所以,它没有被归入人为添加物的名单中。它的存在,完全是一种污染的的结果。
像汞这样的有毒污染物,自然界中存在的种类数以千计。要检测任何一种都不是难事,但是要把每一种都设定标准并进行检测就不现实。每增加一项检测,都伴随着生产成本的增加,把所有那些可能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都检测一遍,那样的成本就不是绝大多数人能够承担的了。
目前食品行业的做法是:分析一种食品的每一种原料以及加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污染物,评估每一种污染物可能的含量,再基于人们可能使用这种食物的最大量,来估算人们从这种食物中可能摄取的各种污染物剂量,随后,把可能摄入的量与安全摄入量相比较,如果能占到相当大的比例,那么这种污染物就需要制定控制标准,并作为检测项目,相反,如果一种食品中可能含有的污染物跟有害量相比微不足道,就不需要设定标准进行检测。比如大米中含有砷,在中国大米是主粮,可能摄入的砷就不可忽视,所以中国标准中对砷的含量有限制。而欧美人吃的大米不多,来自大米的砷可以忽略,也就没有制定标准。
这些评估结论不是永远不变的。如果有新的证据改变了对某种污染物毒性的认定,或者新的原因导致污染物的含量增加,就可能改变评估结果,增加对应的检测项目。
而汞虽然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但除了重度污染的地区(比如开采中的金矿附近),一般含量都很低。正常牛奶中汞含量未必比母乳中的更高,因此经过奶酪生产、分离得到乳清粉后,再用于配方奶粉中,很难发生汞含量异常的情况。所以,以前会认为配方奶中不会出现过多的汞,也用不着设定标准并进行检测。
目前还不清楚伊利乳清粉汞含量很高的原因。无论如何,这说明以前认为的“配方奶粉中不会出现汞异常”是有问题的,为排除这种隐患,此后很有可能会为它设定一个限量标准,并进行要求进行检测。
自留地靠谱吗?
“汞异常”事件一出,许多人大骂厂家没有对产品进行检测,对于食品标准中没有汞含量检测更是不可理解。实际上,现在各种食品的安全检测少则几项,多则几十项,增加一项汞检测当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即使检测几十项,比起可能存在的成百上千种有害物质来,也还是很少的一部分。今天出现“汞异常”,我们可以增加一项检测,明天完全可能出现其他的异常。且不说我们能否承担检测的成本,从技术上也永远无法把所有的可能都检测一遍。
这样一来,人们不免困惑:如果不检测,如何来保证食品是安全的呢?
不如从吃自己种的米饭开始吧。我们在田里种出水稻,收割回来,晒干,加工成大米,然后存放起来,每天淘米、煮饭。如果有吃不完的,就存放起来下顿再吃。这个过程中,如果稻谷没有及时晒干,可能会发霉,要把发霉的扔掉;大米存放中可能被虫蛀,可以把生虫的拿去喂鸡;如果没吃完的米饭馊了,我们也知道它不安全了。
这个过程中,看稻谷是否发霉、大米是否长虫、米饭是否变馊,相当于几项基本的检测,除此之外,我们没有再做其他的检测,不会去追究砷是不是超标、黄曲霉毒素是不是存在、其中有没有三聚氰胺……但是我们相信自己的米饭是安全的。
必不可少的安全检测
其实,现代食品工业只是把这个流程规模化、集约化而已,其保障安全的思路大致也是如此。所确定的那些检测项目,作用就相当于看看是否发霉、是否长虫、是否变馊等“最可能出问题”的地方。但是大米中的砷是可能超标的,黄曲霉毒素也完全可能存在,就连危险的三聚氰胺,谁又敢保证没有呢?我们之所以不检测也相信它们没问题,是因为我们相信自己的土地没问题,因此不会砷超标;我们及时收割及时晒干了稻谷,所以不会明显长出黄曲霉;我们自己经手的粮食,没有往里加三聚氰胺……
现代食品工业也是如此。安全食品,主要是通过过程控制来实现,检测只是一种辅助措施,其目的是确认生产过程没有问题。当然,食品工业不可能从田里到餐桌,都由一个人或者一个企业来控制。越发达的食品工业,分工就越细,环节就越多。实现良好的过程控制,需要良好的社会生产机制来实现。在一个企业之内,这就是“良好生产规范”(GMP)。
每一个企业,都只是食品从田间到餐桌的一环。它从上游企业获得原料,经过加工之后,卖给下游企业。从保障安全的角度说,它只需要确认购买的原料是合格的,并在自己的加工范围内遵循GMP就可以了。以汞为例,如果包括水在内的各种原料中汞含量都正常,自己的加工中又没有添加汞,那么最后的产品中就不会出现“汞异常”,也就没必要去检测。如果直到奶牛饲料的那一个环节都都能做到,即使不用检测,我们也可以相信最后的产品中汞不会“异常”。
细菌则不同,它是无处不在的,加工中可能会引入细菌,细菌也会增殖。除了在生产过程中通过GMP来控制细菌,还需要对终产品进行细菌检测,确保合格。因为细菌毒素是由细菌产生的,如果细菌得到了合格的控制,细菌毒素就不会大量产生,也就没必要一定去检测。
这样,每一个环节的企业都遵循良好的生产控制,并执行必要的检测,那么那些“正常情况下不会出问题”的项目也就用不着检测。每一个环节的企业都这么做,也就保证了从田间到餐桌的整个流程中,食品都按正常的方式去生产。
盘根错节的产品链
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企业自己有动力搞好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如果某一个环节的企业弄虚作假,那么就有可能导致它下游的企业跟着出事。大家熟悉的例子是塑化剂。正常情况下,它不会被加到食品中,不管是企业还是主管部门,也就不会去进行检测。但是一个生产“起云剂”的企业非法生产,就导致后续的几百种产品被波及。三聚氰胺的情况也是如此。对于奶粉中的汞超标,有关方面还没有公布事故根源,一种合理的猜测是,奶牛吃了汞含量过高的鱼粉,导致牛奶中的汞含量过高。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不仅仅是奶粉,从奶牛开始的鲜奶、奶酪、乳清粉以及由它们衍生出来的其他食品中,也可能会有“异常”的汞。只是这些产品都没有进行汞的检测,是否“异常”也就不得而知。
现代食品之所以容易出现大规模事故,除了企业规模大的原因,也跟分工细化、环节多有关。一个小企业小作坊,出了问题很难引起关注,而大企业一出问题就规模巨大,也就引发了“出问题的都是大企业”的错觉。
避免这类问题的出现,监管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但是监管永远不可能去检测管理每一批食品、每一个环节。监管的意义只是作为一种威慑,迫使企业去遵守生产规范。对于大企业来说,除了监管,消费者“用钱投票”的压力其实更加现实。国外的大食品企业,除了对自身的生产和质控有严格要求,还往往对原料供应商的生产有严格要求。国外有多种信誉良好的第三方认证体系,很多著名的食品企业不仅对于原料有各种检测要求,还要求原料供应商通过特定的生产过程认证。这些检测要求和生产认证,往往比政府要求的还要严格。
这么严格地追求食品安全,不是因为他们更有道德——在商业领域,盈利才是根本,道德从来都靠不住。只不过,在一个规范而完善的市场里,执行这些严格的措施才能保障一个企业能够赚取更多的利润。而中国的食品行业,还处在无数小企业小作坊的阶段。即使是那些所谓的“大企业”,也还处在拼命压缩成本、致力于价格竞争来扩大市场。这样的“大企业”,就像用小舢板拼凑起来的大船,虽然可以载很多东西,但是无法成为航母。在一个完善的市场里,领头的那几家企业能做到“用品牌留住顾客,靠价格保证盈利”。这样的企业,自然会主动地用比国家标准更严格的规范来进行生产。
关于本文
图片出处依次为:
暂无回复
添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