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6
本文作者:李清晨
2000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将忍冬的花蕾和山银花统称金银花
但2005 年版和2010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将二者分列两项,即金银花和山银花。由是,纷争骤起……
本文作者:李清晨
2000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将忍冬的花蕾和山银花统称金银花
但2005 年版和2010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将二者分列两项,即金银花和山银花。由是,纷争骤起……
本文作者:一起剥坚果
本文作者:科学G6
冰桶挑战(Ice Bucket Challenge)是一个呼吁人们关注ALS(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等罕见病的公益活动。热闹之后,你是否有兴趣继续了解关于ALS等罕见病相关知识?科学G6联手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向网友发起了问卷调查,征集大家的问题,并组织罕见病病友、松鼠、一线医务工作者参与回答。
科学G6将不断更新问答内容,也欢迎你的提问,点击问卷链接。
本文作者:史 军
总会有人感叹,为啥我精心照料的花怎么就不如路旁的狗尾巴花呢?可是,你们真的了解花草的心意吗?
种花第一件事儿就是浇水,学会浇水,这花基本就成了大半。但是,怎样浇水却是个技术活,太勤快和太懒惰都可能给植物带来困扰。
本文作者:李清晨
《拍砖中医》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可谓别具一格,灰白的墙体,中部碎裂,“拍砖中医”四个字赫然其中,粗粝中不乏雅致,有一种厚重的钝性美,联想到批评中医的历史与现实,让人不禁莞尔,在今日之中国,对中医的信仰已经不是坚不可摧了,就像作者的这本书也会将这一非理性信仰的根基拍出数条裂纹。板砖本是街头斗殴常用的趁手神器,在我国广大北方尤其常见,那么,用这样一个寻常之物给一本不寻常的书作书名是否合适呢?说其不寻常,乃是因为这是一本由中国临床医生写成的批判中医的书,在大量养生保健类书籍纷纷粉墨登场的当下,批评中医的声音显得微弱的多,此前类似的科普书也只有方舟子的《批评中医》得以出版,而且这本书的出版过程也颇多曲折,为了让这一块真金呈现在公众面前,不得已还搭配了几块废铜烂铁,不过时至今日,方的书已印数了十次,那些废铜烂铁在市场上却早已没了踪影。以此可见,中国还是需要这种批评的声音的,《拍砖中医》的出版,本可以满足这种需要,遗憾的是,虽则出版了,却也是曲线救国,只能以国际书号在香港的一家出版社出版,如此势必影响该书在大陆的传播效果,至于原因,你懂的。最初在考虑书名时,曾有人提议叫《棒喝中医》,这个书名暗合了作者的笔名棒棒医生,而且居高临下气势非凡,倒也是上佳之选,但最终作者还是选了《拍砖中医》这样一个稍嫌土鳖的名字,用本书自序中的话来说,“棒喝”那是大宗师的做派,“拍砖”才符合了草根的身份,在此作者不惜放低了身段,为的乃是尽力拍出一砖。扔砖头这种事,中国当下的大宗师们大抵是不会去做的。
如果将1913年的教育系统漏列中医案作为中国人对中医进行批判的元年,那么到今年则已一百零一年了。中国医学史界通常将2006年张功耀提出“告别中医论”作为第四次中西医论战的标志(1929年废除旧医案和1950年的改造旧医实施步骤草案的提出为第二次和第三次),但事实上方舟子早在此前便以新语丝为阵地发表数篇文章,将中医批判这一话题重新拉回公众视野,再往前虽有于宗瀚教授于1989年在香港《明报月刊》上发表《中医萎缩之我见》 但并未引起广泛的关注,因此方舟子才是事实上所谓第四次中西医论战的主帅,我想这在以后的医学史中国研究者中不会有太大争议。与前两次自上而下的批判不同,第四次中医批判由于有众多普通网友的参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大量有关中医批判的文章并无在纸媒公开发表的机会),呈现出一种鲜明的自觉启蒙的特点。棒棒医生就是这一次论战的积极参与者之一,与随时可以置身于医疗事业之外的方舟子不同,作为内科医生的作者本就是现行医疗体系内的一分子,以这样一个身份,公开发表批判中医的观点,掣肘因素之多是我们可以想见的。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一路走来,虽则树敌无数(并无一个私敌),却也赢得了不少支持者,也许《拍砖中医》这本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回馈这些支持者的,既然论战仍在继续,既然我们不愿作壁上观,那么不妨将《拍砖中医》攥在手里,从中遴选出我们喜爱的文章作“武器”,以备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