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
本文作者:田小森
在今年四月,一场持续的强震袭击了苏门答腊群岛,这场让许多人为之惊恐不已的地震在地质上有着非凡的意义,它可能标志着印度洋板块的破裂。
科学家们在这一期(2012年9月)的《自然》杂志上从地质学的角度这样评价了这场地震。
本文作者:圆儿
我们常常用”冷血动物”来形容那些无情的人。想知道,每个人血液的温度都是一样的么?如果有不一样,血液温度更冷一些的人,在个性上会有类似更冷静、更理智、更无情的倾向么?
我很冷,但我很温柔。
本文作者:窗敲雨
(新的抗生素管理办法通过了,应景贴个以前翻译的东西,可作为参考。
原文地址:http://www.fda.gov/ForConsumers/ConsumerUpdates/ucm092810.htm)
本文作者:花栗鼠习作
作者:紫鹬
在生物多样性较高的热带森林,一些灵长动物是象征当地生态系统的旗舰种,并且同时担负着传播植物种子、维持森林植物多样性的重要作用。25种最濒危的灵长动物名单中,我们已经介绍过非洲的物种,它们在反映演化历史和生态条件动物区系上,属于旧热带界。在亚洲南部的东洋界,以及中美洲、加勒比诸岛和南美洲所在的新热带界,也有14种濒危的灵长动物入选。
本文作者:科学G6
由科学G6发起的科学传播训练营,包含线下子项目“科学报道工作坊”,在过去的一年里已在京沪两地成功举办了12期。这次受浙江省科协邀请,工作坊将面向浙江媒体,在浙江省科技馆连续举办第13、14期。科学报道的实战平台首次拓展到长江以南的人间天堂,报名请猛击http://www.askform.cn/4637-306690.aspx
欢迎报名,敬请期待!
本文作者:云无心
在世界许多地方,姜都是“药食两用”的植物。不过,大概只有在中国,才会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结合,产生姜的神秘传说:“早上吃姜胜参汤,晚上吃姜似砒霜”。有中医专家解释说:“从中午12点之后,阳气逐渐衰弱阴气渐长,此时吃姜会影响睡眠,不利于机体的自我修复,对身体有害。”
根据现代科学对自然的认识,这些说法当然很滑稽。一种物质对身体有什么样的影响,取决于其中的成分与人体的相互作用。不管在早晨、中午还是晚上,姜中的物质不会有什么不同。中国的古代哲学认为人体在不同的时辰处于不同的状态,现代科学也同意在不同的气温与活动状态下,人体的生命活动会有些许不同。不过,作为恒温动物,尤其是可以通过空调、暖气、加湿等等各种技术手段改变生活环境的人类,环境对生命新陈代谢的影响实在很有限。科学家们已经可以轻易地从一种食物中辨析出几百种成分,也可以轻易地跟踪一种食物成分在体内的去向,然而也还从来没有发现过任何一种食物,在一天的不同时间对身体的作用能有“宝贝”与“毒药”这样尖锐对立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