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无党无派,不可干涉我的编辑方向。我代表中国人,本着一个中国人的意识做《儿童乐园》
1950年代初,一群北京大学的学生从大陆移居香港,栖身于钻石山的防空壕内。他们接受美国方面的资助,为右派杂志撰写反共文章。其中一位姓潘的年轻人,在教会负责刊物出版,与罗冠樵相识。
罗冠樵,1918年出生于广东顺德,1938年毕业于广州市立美术馆专科学校,1947年移居香港,在广告公司任职。与这些学生熟识后,他提出了一个想法:“现在写历史连环图的人很多,小孩看了也不忍释手,但内容很市井,我觉得不是很好。不知道可不可以弄一本比较有方针、有社会意义的刊物。”
双方一拍即合。一周后,这群学生在钻石山附近租借办公场所,成立友联出版社,着手创办《儿童乐园》、《中国学生周报》、《祖国周刊》等面向不同年龄层的刊物,邀请罗冠樵出任《儿童乐园》主编。
罗冠樵开出一个条件:作为一本给孩子看的读物,《儿童乐园》绝不涉足政治。“总之我无党无派,不可以干涉我的编辑方向。我不代表任何东西,我代表中国人,本着一个中国人的意识来做《儿童乐园》,灌输一些中国文化给中国小孩而已。”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香港,处于两大意识形态的对峙之下,如香港学者郑树森所言,其文化空间“成为冷战年代里国共两大阵营及个别外国势力在香港努力争夺和意图占领的(地盘)”。少儿刊物亦受此影响,与《儿童乐园》相对的,是1959年由左派人士出资创办的《小朋友画报》。
友联出版社接受了罗冠樵的条件,将编辑自主权交到他手上。1953年1月16日,《儿童乐园》半月刊正式出版,此后四十一年,始终奉行“为儿童带来欢乐”的办刊方针。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Jousting With Toothpicks – The Case For Challenging Corporate Journalism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19-jousting-with-toothpicks-the-case-for-challenging-corporate-journalism.html.